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欧洲与美洲之间的距离为何每年增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3:03:21
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为何1926至1933年欧洲与美洲之间的距离每年平均增加65厘米。快,急

呵呵
估计楼主不知道板块运动概念吧。
全球有六大板块。板块有生长边界板块和消亡边界板块。生长边界板块是指两块板块相背运动,而消亡边界板块是两块板块相向运动。

而欧洲与美洲板块是处于消亡边界 ,相向运动。因此大西洋的面积会增加。欧洲与 美洲的距离也因此增加。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是张裂的,背向远离的运动,因此欧洲与美洲之间的距离每年增加。
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理论基础上,又根据大量的海洋地质、地球物理、海底地貌等资料,经过综合分析而提出的学说。 这个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地壳的生长边界海岭,消亡边界海沟和造山带等一些构造带,分割成许多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叫做板块。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是由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和张裂而形成的。在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山脉。当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因密度大、位置较低,便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海沟,成为海洋最深的地方;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岛弧链,就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形成的。在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处,常形成巨大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就是印度板块在向亚欧板块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裂谷和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就是这样形成的。由于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不断张裂,大西洋在继续加宽,太平洋的宽度在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