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科特勒关于社会责任营销的10条建议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1 06:42:45
如题。科特勒在《企业的社会责任:通过公益事业拓展更多的商业机会》中有一章提及“赢得企业对社会活动资助和支持的一种营销方式:10条建议”
有人看过此书或有相关资料列出这10条建议?

菲利普·科特勒在他2005年出版的一本新书中将营销的疆界从商界扩大到了一个新的责任领域,此时的营销超越了非盈利市场和社会营销,他把这种营销称为社会性营销。社会责任营销是企业在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如为慈善机构捐款、保护环境、建立希望小学、扶贫)的同时,借助新闻舆论影响和广告宣传,来改善企业的名声、提高企业形象的层次,提升其品牌知名度、增加客户忠诚度,最终增加销售额的营销形式。因此社会责任营销的核心就是信任营销,社会责任营销的目的,实质上就是与客户建立信任的纽带,取得客户的信赖,最终得到“基业长青”的回报,达到企业和社会的“双赢”目的。
在营销界,大家公认社会责任营销的创始者是美国运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它是全球在营销活动中利用与公益事业相结合的市场营销将信用卡的使用与公司捐赠相对应的第一家公司。1981年,运通公司与旧金山的“精美艺术团体”联合开展宣传活动,该公司的旅游服务部把“社会责任营销”作为一项服务标识,向美国国家专利局申请注册(这一点非常重要,在此不详述,将在营销壁垒中专述)。客户每使用一次运通卡,运通公司就向“艾丽斯岛基金会”捐赠1美分,或每增加一位运通卡开户客户就捐赠1美元。1983年,运通公司把通过此次活动捐赠的170万美元拿去修复美国的精神象征:自由女神像。2002年,农夫山泉也是沿用运通公司的形式启动了“阳光工程”,以“每卖一瓶水就捐一分钱”的形式从销售额中提取费用用于公益事业,获得了极大成功,半年时间向全国24个省39个市(县)的397所学校捐赠了价值501万元的体育器材。从这个意义上说,塑造品牌的社会责任形象不仅仅是为了被尊敬,在企业身体力行实践社会责任的同时,能够较为快速地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提高企业的长期赢利能力。正像美国运通公司的一位总经理所说的那样:“社会责任是一个很好的营销诱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