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桃红看破心已空 奈何水起涟漪阔。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16:11:59
分析一下 意思 以及 意境。

越具体越好 但是不要复制长篇大论..

说实话,解读这两句诗比较困难。作者为谁?有何生平?本来都是需要了解的,我就姑且一试。
桃红,当值春烂漫之时,桃花正红
看破,作者当是诗人也无心看春,无意赏花,佛也说要破,就是摒除幻境之意,而佛讲的幻境就是当下之世界。
心已空,佛也讲空,也就是世界已成幻想,不可执着。
奈何,就是无可奈何之意
水起,春风拂水之意
涟漪阔,水起波澜之意。
总得来说,诗人看似乎无心执着世事,但水起波澜,有怎能心不起波澜呢?
应该是一种很矛盾的心理在里面,有些人世沧桑之感在里头。
如果是诗的主旨是爱情,证明此人还是依然心有所系已成陌路之情人。
想这种朦胧诗句,真的不好解,也就无需强解,解构之后,反为不美。
不成样子的解释,就姑且就妄听吧,握手!

我个人理解,这个应该是说“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后一句,落花始终恋慕这流水,但流水一直无动于衷,就在落花久等无果,有渴望到绝望的时候,流水却突然意识到自己对落花的感情,起了涟漪。。。。这怎么这么像言情小说,,,,,真虐,,,,

桃红看破心已空 奈何水起涟漪阔。

本人以为:一个女人(桃:比拟女人)已经看破红(红:红尘)尘,进入佛门,

万事皆空,春心已死,又怎么能(奈何:用反问的方式表示没有办法、如何能的

意思)象水起涟漪一样掀起情感的波澜呢,已经没有情和爱了。

以物拟人,以物状情,借景抒情,用生动的形象和比喻表现了看似简单的情

感事件,深化了意境,意境更加幽深、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