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先秦文学什么途径比较节省时间?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0:50:04

“先秦文学”学习重点

  1.文学线索:先秦文学为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文学,包括上古文学和夏商周文学。主要文学样式是诗歌与散文。诗歌有《诗经》和楚辞,为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两大源头;散文为战国散文,包括历史散文与诸子散文。主要的历史散文有《春秋》、《左传》、《国语》和《战国策》;主要的诸子散文有《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和《韩非子》。
  2.远古神话:原始神话是原始人以幻想的形式对所接触的自然界和社会现象进行艺术的解释和描述。许多神话都表达了人们征服自然、支配自然的愿望。内容有描述自然神与歌颂英雄神的传说。散见于古代文献中的著名神话有: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之山等等。
  3.《诗经》:《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作品305篇。其中有许多是经过整理的民间歌谣,也有不少奴隶主贵族的创作;产生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约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编纂成书。先秦时通称“诗”或“诗三百”,到汉代被儒家尊为经典,才称为《诗经》。
  《诗经》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风”又称国风,绝大部分是各诸侯国的民间歌谣,共有十五国风。“雅”是贵族所作的乐章,分大、小雅;“大雅”多朝会燕享之作,“小雅”多个人抒情之作。“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舞曲乐歌。
  现存的《诗经》据说是战国时的毛亨和汉代的毛苌所传,因此又叫《毛诗》。另有齐、鲁、韩三家诗,已亡佚不传。
  4.《左传》:《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一部解释孔子所修《春秋》的编年史。它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最后附鲁悼公四年(前463)事一条,提到晋韩氏魏氏灭智伯之事。书的编写大约也在这时。它叙述了东周前期二百四十多年间各国的政治、外交、军事活动。
  《左传》的作者,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史官左丘明。后代学者多认为是战国时人。阐释《春秋》的著作还有公羊高的《公羊传》、谷梁赤的《谷梁传》,写成时代可能在汉朝。它们与《左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5.《国语》:《国语》是一部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八国历史片断的国别史,共二十一卷。记事起于周穆王十二年(前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