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 这首诗的作者和赏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07:03:56
乞食

饥来驱我去, 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 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 遗赠副虚期。
谈谐终日夕, 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 言咏遂赋诗。
感于漂母惠, 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 冥报以相贻

作者:陶渊明 朝代:晋

大概译文:

饥肠辘辘驱我出穷家破庐
茫然四顾不知要去往何处
走着走着来到了这个庄子
叫开门儿才觉得难于启齿

幸好主人和气又善解人意
慷慨送我想要的各种东西
谈得投缘不觉已夕阳欲下
筛酒举觞频劝道干了它吧

相互为了能结识分外开心
话长情浓写就了这篇诗吟
感激先生如漂母急难施惠
可我不是韩信而唯有抱愧

白吃白拿这叫我用啥报答
诚祷神灵长佑护锦上添花
写作背景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他的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这首诗就是他生活最艰难时的真实写照.
详细参见http://web.hstc.edu.cn/xibu/zhongwenxi/gdwx/onews.asp?id=813
中心思想
《乞食》一诗,即表现出陶渊明真实、率真、丝毫不做作,也不为自己乞讨的行为而羞惭的坦荡个性.
乞食便乞食,难堪便难堪,写进诗里,也要交代个明明白白。
赏析
一个「驱」字,说明本能的需求有如长鞭加身,迫使他出门求食以果腹。出得门来,却挪不开双脚,不是不知路,而是耻辱、难堪的感觉缠住了他的脚。
走了,却是「行行」而「至斯里」。行行,走啊走啊。倒不是行程遥远,而是举步维艰,一方面因为饥饿而身体乏力,更重要的是因为去乞食而难为情。到了一个可以行乞的地方,面对开门相迎的主人却口将言而嗫嚅,到口的话却怎麼也说不出。
由「驱」而「去」,既「去」又「不知竟何之」,「至」却「拙言辞」,诗人乞食时的形象、神情已是活灵活现,恍
然在人目前。
大概是从诗人忍饥挨饿的痛苦,那副难堪、窘迫的神态中,善解人意的主人主动替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