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以下的台湾光复资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15:29:37

对台湾人民来说,1945年10月25日是一个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自此,台湾人民结束了自《马关条约》以来半个世纪的屈辱历史,在遭日本帝国主义50年殖民统治之后,台湾又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10月25日也被定为“台湾光复节”。让我们在此回顾一下台湾光复前后的重要时刻:

  三年游击战争

  1932年11月29日红军主力西移后,国民党以10多个师继续"清剿" 鄂豫皖根据地。12月30日鄂豫皖省委开会谴责张国焘的逃跑主义,并决定重组二十八军以坚持皖西斗争。1934年9月25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进入安徽省境。安徽进入了保存革命力量、保卫红色土地的游击战争时期。

  皖西三年游击战争

  1935年2月3日二一八团与鄂东北独立团合并,第三次重建红二十八军,高敬亭任军政委。从此红二十八军活动在皖西的潜山、太湖、舒城、霍山等地,与国民党的封锁、清剿斗争,开始了坚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直到1937年7月13日红二十八军到达岳西县南田村,与中共皖鄂边区特委书记何耀榜会合,根据国内形势,积极准备与国民党进行停战谈判,共同抗日。

  高敬亭(1901-1939),河南新县人

  红二十八军第三次重建地--太湖县凉亭坳(今属岳西县)
  皖南三年游击战争

  1934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内部番号红七军团)在团长寻淮洲、政委乐少华、参谋长粟裕等率领下,从江西瑞金出发,于9月25日到达皖南歙县的石门,先后活动于歙县、休宁和浙江的淳安、开化等县的崇山峻岭间。11月4日中央军区命令红七军团同闽浙赣苏区的红十军及新升级的地方武装合编,成立红军第十军团,刘畴西任军团长。原红七军团改编为第十九师,寻淮洲任师长。12月中旬红十军团谭家桥战斗失利后,粟裕等率领部分红军到浙南开展游击战争。留下一个侦察营与皖南红军游击大队合编,组建皖南红军独立团,由侦察营长熊刚任团长,刘毓标任政委,坚持在皖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

  谭家桥战斗遗址--今黄山市黄山区谭家桥石门岗

  刘毓标(1907-1997)江西横峰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8月29日蒋介石任命陈仪为“台湾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