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主观题部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9:29:51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举例说明联绵词的特点
2、举例说明异体字与古今字的区别

二、古文今译题(每题5分,共2题)
1、把下列短文中带下划线 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晋韩厥从郑伯,其御杜溷罗曰:“速从之!其御屡顾,不在马,可及也。”韩厥曰:“不可以再辱国君。”乃止。郤至从郑伯,其右茀翰胡曰:“谍辂之。余从之乘,而俘以下。”至曰:“伤国君有刑。”亦止,石首曰:“卫懿公唯不去其旗,是以伤于荧。”乃内旌于弢中。唐苟谓石首曰:“子在君侧,败者壹大,我不如子,子以君免,我请止!”乃死。

(1). 其御屡顾,不在马
(2). 谍辂之
(3). 伤国君有刑
(4). 乃内旌于弢中

2、把下列短文中带下划线 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

(1)、尧以不得舜为己忧
(2)、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3)、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
(4)、大哉,尧之为君
(5)、岂无所用其心哉


1、联绵词的特点:1、两个音节连缀成义;2、不能拆开来讲;3、是单纯词的一种。它包含了双声的,如:“仿佛”、“伶俐”等,也有叠韵的,如“骆驼”“徘徊”。
2、古今字,是从时间上判断字的性质。指古今同词异形而又有区别意义的一组字。古字先出,今字是为承担古字的某一部分意义而早的字。古今字是文字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孳乳现象。一字多义是古今字产生的重要原因。
异体字,也叫或体字,是从字形上判断字的性质。指意义完全相同而形体不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的字。也特指与正字音义相同而形体不同的字。

二1、
他们的御者屡屡回头看,注意力不在马上,
另外派轻车从小道迎击,
伤害国君要受到刑罚。
于是就把旗子放进弓袋里。

2、
尧把得不到舜这样的人作为自己的忧虑,
那些把耕种不好田地作为自己忧虑的,是农夫。
为天下发现人才叫做仁。
尧做天子真是伟大!
难道不用心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