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几篇有关山西文化的散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15:27:10
请帮我找几篇有关山西文化的散文.要求语句优美,800字左右谢谢!

山西刀削面
  文 / 李文军

  小时候最喜欢和爷爷去赶集,就为能吃上那一碗美味的刀削面。刀削面以刀工、削技绝妙而又被人称为飞刀削面。所用之刀是特制的瓦形刀。面要揉成尺余长的筒状,削面时人站锅前,一手托面,一手持刀从上向下往锅里削。削出的面条呈三棱形,条条宽厚长度一样。工艺精巧的厨师削出的面条“一根落汤锅,一根空中飘,一根刚出刀,根根削面如鱼儿跃”。吃起来内虚、外筋,柔软光滑,容易消化。刀削而对和面的技术要求较严,水、面的比例,要求准确,一般是一斤面三两水,打成面穗,再揉成面团,然后用湿布蒙住,饧半小时后再揉,直到揉匀、揉软、揉光。如果揉面功夫不到,削时容易粘刀、断条。刀削面之妙妙在刀功。刀,一般不使用莱刀,要从特制的弧形削刀。操作时左手托住揉好的面团,右手持刀,手腕要灵,出力要平,用力要匀,对着汤锅,嚓、嚓、嚓,一刀赶一刀,削出的面叶儿,一叶连一叶,恰似流星赶月,在空中划出一道弧形白线,面叶落入汤锅,汤滚面翻,又象银鱼戏水,煞是好看,高明的厨师,每分钟能削二百刀左右,每个面叶的长度,恰好都是六寸。吃面前,能够参观削面的过程,无异于欣赏一次艺术表演。只见在下面条的大锅旁,两位年轻师傅一手托着大块的面团,一手操着雪亮的利刀,飞快地削着面团,手起刀落,雪花般的面片纷纷扬扬,甩入锅中。此时此景,正如店堂里描写刀削面的诗中所说: “一根落锅一根飘,一根离手又出刀,远若玉簪从天落,近似柳叶下树梢。”
  而旁边的我早已是垂涎三尺,急不可待了。爷爷乐呵呵地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元钱,递给了师傅。师傅先往用盐、味精、醋、炒葱花调成作料的粗瓷碗中舀上一勺滚热的面汤,接着一把大笊篱伸进大锅,鱼儿一样筋斗的面条捞了上来,盛入碗里,再用筷子搅翻一下。“来了!”接过碗的我是连头也不抬,一口气刨个碗底朝天。而爷爷只是坐在旁边的板凳上笑眯眯地抽着旱烟。
  而今在各地都能吃到刀削面,并且带上了浇头,有番茄酱、肉炸酱、羊肉场、金针木耳鸡蛋打卤等,并配上应时鲜菜,如黄瓜丝、韭菜花、绿豆芽、煮黄豆、青蒜末、辣椒面等,再滴上点老陈醋,十分可口。比孩提时代吃到的种类要多的多。也许是自己离故乡太久的缘故吧,梦中的味道早已淡忘,留下的只是一股淡淡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