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数学基础理论问题寻求高端帮助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6:38:39
上次提问自然数的基数和序数统一问题感谢有人指点。还有其它问题一并提出:第一、一般的集合都是以存在的对象作为自己的元素的,那么是否存在以不存在的元素作为自己的元素的集合呢?
第二、如果说“概念”是人类第一思维语言的话,“集合”可以作为人类的第二思维语言,“概念”有内涵和外延两部分,而“集合”只有相当于外延的一部分——元素,是否可以认为“集合”还包含一个相当于内涵的部分而被人们忽视了呢?
第三、 所有的集合观都认为集合依元素而存在,那么,没有元素的“空集”为什么也是集合呢?“空集”真的是什么也没有吗?
第四、 自然数的基数理论认为,一切等价集合的共同特征是基数,这要求的抽象能力是一个较复杂的心理过程,那么,不具备这种能力的儿童数出来的“1、2、3、…”是不是基数呢?为什么基数论不能完美解释数的发生史呢?
第五、 按照皮亚诺的序数理论,如果人们可以把“A、B、C、D、…”和“甲、乙、丙、丁,…”的“后继”无限地编下去的话,它们是否也成了序数呢?序数难道仅仅是序列吗?
第六、 学过分数的小学生都知道什么是“单位1”,那么,“单位1”和自然数“1”是什么关系呢?究竟什么是1呢?
第七、 莱布尼茨曾经用三个定义和一个公理证明了最简单的算术2+2=4。三百年过去了,有没有一个通用的算术加法公式被证明出来呢?
第八、 物理学认为,所有的物理单位都是由7个基本单位组成,数学是否也只有几个基本单位呢?数学理论是如何解释“单位”的呢?

你太天才了,我估计你去问老师也没用 人啊,还是现实的吧,把书上的背背就好了

看起来偏重数论的内容,有一大堆名词我看不懂,姑且就其中几个问题探讨一下.

首先人类发现自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包括数学理论在内的任何由人类创造出来的理论都不是完美的,都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的.

第一个问题,在狭义数学范围内,应该是否定的.如果扩展到哲学范围,则会存在正反两个答案.
第二个问题,我认为非常好,而且我也赞同"被忽视"的看法,延展下去,也可以认为内涵和外延这两个维度也是不全面的,应该有更多的维度是被忽略的.
第三个问题,空集只是不包含元素,但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仍然代表了一个集合.
第四个问题,儿童现实中数出来的数字和复杂的心理过程无关,不是基数,这应该是两个概念.没有一个理论可以"完美的"解释什么的,所谓的完美都是相对的,一旦超出了这个范围,就变成了谬误.
第五个问题,过于拘泥于概念.
第六个问题,理论和应用的关系.
第七个问题,要知道,每一个系统都是不完备的,都是有不能自证的部分.
第八个问题,物理学有多个领域,数学也一样.

总之,你钻研的很多,但水平的提高在于"深度"和"广度",就像孔子所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均衡才是最好的方式.

123=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