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崇祯皇帝没有杀袁崇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9:25:35
如果崇祯皇帝没有杀袁崇焕,袁崇焕的职位也没有动,明朝会怎么样,后面的历史又将是怎么样的?

一些论者认为,在当时情况下,袁崇焕理应抢前阻击,以保京城无虞,但他却先是率兵跟蹑,后又退保京城,一般人认为,这无异于纵敌深入,把战火引到京城外围。袁崇焕的这一战略大错,足以使朝廷上下形成对他的不信任气氛。皇太极兵临北京城下后,又巧施离间计,散布谣言说与袁崇焕有密约在先,故意引满洲铁骑进入内地。皇太极嘱咐副将高鸿中与参将鲍承先,故意在俘获的明朝太监杨某面前低声耳语:“今日撤兵,乃上(按:指皇太极)计也。顷见上单骑向敌,有二人来见上,语良久,乃去,意袁巡抚(按:指袁崇焕)有密约,此事可立就矣。”杨太监佯卧窃听,默记在心。第二天皇太极故意把杨太监放归,情报就传到崇祯皇帝那里。皇太极的这一招,在“都人竞谓崇焕召敌”的气氛中,是极易奏效的。于是袁崇焕被逮捕下狱。崇祯三年八月,袁崇焕被以“谋叛”大罪论死,“遂磔崇焕于市,兄弟妻子流三千里,籍其家。”(《明史 列传147》)。袁崇焕坐的是叛逆罪,所谓“磔”即是分尸,比之岳飞遭遇更惨。

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袁崇焕“谋叛”。要说是崇祯帝真的中了皇太极的离间计,所以以“谋叛”大罪对袁崇焕处死,那就把问题看得太简单了。由于袁崇焕是囚禁数月才被处死的,这就排除了皇帝一时激愤铸下大错的可能。既然“谋叛”只是传闻而无实际证据,并不昏庸的崇祯皇帝就不会一直相信这传闻。笔者以为,崇祯皇帝之所以处死袁崇焕,恐怕与前述袁崇焕犯下的重大罪错有关:光是擅杀毛文龙一事,就足以使崇祯皇帝下决心杀之。擅杀毛文龙使皇帝本人蒙受了不白之冤——毛文龙部下大都误认为是皇帝要杀毛文龙,于是把怨恨转移到皇帝身上,成为此后一连串悲剧事件的诱因,终于致使抗清前线的战略态势一发不可收拾。也许只是因为袁崇焕的实际罪错不便直接对外宣示,而“谋叛”又是一个很适合的“借口”,崇祯底才仍然以“谋叛”大罪处死袁崇焕的。当然,现在看来,也正因为袁崇焕被以“谋叛”罪处死,才使后世许多人认为杀袁崇焕是崇祯帝的大错。其实,从现代法律的角度看,错误的是“罪名”而不是“被杀”本身,如果按照“有错必究”的原则“再审”袁崇焕被杀案,最多也不过为其更改一个罪名而已,但仍然是对朝廷犯下重大过错的“死罪”。

所以~就算没杀袁崇焕,战略上的失误,也会把大明朝拉跨。明的覆灭是必然的

其实 明朝只是放不下它打过的威严 当时满清没有野心要占领中原 只是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