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伟人犯错,就熟视无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3:27:23
鲁迅写了很多错别字如《为了忘却的记念》,应该是纪念,老师开始还向我们说,也许这“记念”是要记住什么,很勉强的答案,后来又说因为他是鲁迅,你不是,所以不要写错了,但高中教材上去还是用错误的版本。难道鲁迅犯错就不是错吗?古时还说,“天子犯错与庶民同罪呢。”也许是鲁迅写错呢,难道要一直错下去,我们却要熟视无睹?这样怎么教育学生?

看的不是鲁迅的字,而是他的文章。可以这么理解,鲁迅只上了小学三年级,字学的不多,五个能写错三,但是他极有思想,他就用他小学三年级文字的水平记录他的思想,文章的深度只能让我们后人膜拜。后人为了表示对这个思想大家的尊重,出版摘录的时候都用他的原文。

ls拾贝壳的孩子没有解释“为什么我们现在人还在用鲁迅错误的文字,改过来不更好吗”这个问题,O(∩_∩)O~,所以分给我拉

我这样说一下,你看对不对。
我的观点是这样的,人在没有地位和影响时要遵守规则,在拥有了地位和影响后就可以创造规则;
鲁迅先生在成为大文学家后,不经意间影响了一些汉语言的用法,这倒未必是出自他的本意,其他人的附和和支持起了很大作用。
还有一个客观原因就是,鲁迅先生进行文学创作的时期恰好是现代汉语初创的时期,现代汉语的很多用法和规则都没有完善,那时也没有统一的标准,鲁迅先生本人也是现代汉语的开创者,故而有所失误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鲁迅先生生活在现代,我想他不会刻意标新立异的

因为伟人做什么都是对的,就算是错的,也会被勉强的认为是对的,不会公开批评认证~~~

就是呀,天妒英才!!!

刚转到白话文,是正常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