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与佛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2:54:06
按照佛教一切众生平等原理,三国对立中,关公罪业深重,死后却称伽蓝圣众菩萨,在大凡寺院中还与地藏王菩萨位居大雄宝殿左右?

关圣帝君简称关帝,俗称关公,即中国民间和道教尊奉的三国蜀将关羽。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今山西临猗西南)人,为蜀国统兵镇守荆州,后败死麦城,谥为壮缪侯。传说关羽死后身首异处,头葬洛阳,身葬当阳玉泉山,荆州人感其德义,立玉泉祠祀之。
  《云溪友议》称:“蜀前将军关羽守荆州,荆州有玉泉祠,……祠曰三郎神,三郎即关三郎也。”①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载:“唐咸通乱离后,坊巷讹言关三郎鬼兵入城,家家恐悚”。②说明唐代尚视其为人鬼之流。宋洪迈《夷坚支志》甲卷九载:“潼州关云长庙,在州治西北隅,土人事之甚谨。偶像数十躯,其一黄衣急足,面怒而多髯,执令旗,容状可畏”。③表明宋代已被庙祀为神。
  关羽受到统治者的崇祀,始于北宋末期。当时金军不断南进,北宋江山岌岌可危。宋徽宗认为可以关羽的“忠勇义气”,激励士气和民心,乃于崇宁元年(1102)至宣和五年(1123)的二十余年间,三次追封关羽为忠惠公、武安王、义勇武安王。南宋建炎三年(1129)又加封壮缪义勇王,称壮缪义勇武安王。淳熙十四年(1187),加封英济王,称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孝宗敕曰:“生立大节,与天地以并传;没为神明,亘古今而不朽。”④在宋王朝的褒崇下,关羽已成为既能以忠义气节相号召的人间楷模,又是求雨祈晴、拯救生灵劫难之神。
  元明统治者继续崇奉关羽。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加封关羽为壮缪义勇武安显灵英济王,遣使祠其庙。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朱元璋敕建关公庙于南京鸡鸣山,每岁四孟及岁暮遣应天府官祭,五月十三日诞辰,又遣南京太常寺官祭。明成祖永乐元
  年(1403)建关公庙于北京。万历十八年(1590),神宗敕封关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由王而晋为帝。
  万历四十二年,敕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并将关羽定为武庙的主神,与崇祀孔子的文庙并列为文武二圣。
  清统治者对关羽的崇奉有增无已。入关之前已在盛京(今辽宁沈阳)建关帝庙,皇太极赐额“义高千古”。入关以后,清世祖于顺治九年(1652)在北京敕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雍正三年(1725),追封关羽父祖三代公爵,并授洛阳、解州关氏后裔五经博士。乾隆三十三年(1768),加封为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至光绪五年(1879),已加封为:
  忠义神武灵佑仁勇显佑护国保民精诚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