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自己心理有问题,有时候会在父母睡觉时探探他们的鼻孔,生怕他们会死,有什么心理测试的东西?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2 23:54:53

这是死亡恐惧症的表现。

  你的年龄一定不大,出现这样的担心是基于安全心理作用,害怕父母出现你所担心的情况。

  如何对待死亡恐惧的问题呢?

  黑格尔说过:生物要死亡,因为它含有矛盾:它自己既是普遍、类,但又仅仅作为个别而直接存在着。在生物学家眼里,青年人不只是年轻,他们是新的一代。每一个青年人代表了一种新的基因组合,所产生的头脑会以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方式去处理问题。如果社会由长寿的老年人控制,而年轻的新生力量注入很慢,社会就会退化,变得停滞不前。事实上,个体的死亡,或许是物种发展的需要,你我长寿而得的好处,是以人类的普遍退化为代价的。
  我们知道爱因斯坦对友人说过:“死也不是那样坏”(与索洛文的通信),“死也是一种解脱”(与科恩等人的交谈)。海德维希·玻恩看望了病中的爱因斯坦,听到他谈论死。而且他谈得如此平静、毫不介意,使海德维希觉得可以提出他怕不怕死这样的问题。爱因斯坦回答说:“不,我同所有活着的人是融为一体的,所以在这无穷无尽的个流中个别成员开始了和终结了,我觉得都无关宏旨。”后来,爱因斯坦据此概括了他的不朽观:“死去的我们将在我们共同创造的保留于我们身后的事件中得到不朽。”
  死是生命的重要现象,每一个人,每一种文化都要面对。对死的不同回答,造就了某个特定的人和某种独特的文化。比如儒家文化“未知生,焉知死” 的态度,使中国人执着于留恋现世。而基督教文化死后进入天堂的信念,使西方人执着于对现世的超越。在对死的诸多回答中,像庄子对死“鼓盆而歌”的欢欣对人的冲击最大。庄子把死喻作从个人的“小屋子”回归到自然的“大屋子”,是对个体与整体关系的朦胧直觉。在二十世纪的科学家那里,庄子情绪已经实现了,因此也改变了。
  我们再来看科学家弗里德里克·约里奥-居里是如何克服对死亡恐惧的。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说,每一个人都不愿意避开这样一种想法:跟随他死之后非存在将要来临。空空如也的概念是人们难以忍受的,于是便企图在一个神或许多神恩赐的阴间生活的信仰中获得安慰。居里却在他家的一座锡烛台中得到了类似的安抚。他想象着锡烛台见证过的那些早已不存在的生活,进而有这样的感悟:“每一个人都在地球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就好像篱笆树丛或石头石阶一样。我喜欢遭受无数双手抚弄而茂繁的树丛,我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