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体温为什么是恒定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17:21:15

有许多动物的体温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但人的体温却保持着相对的平衡。
当环境的温度高时,皮肤上的感受器通过神经通知大脑的恒温中枢,大脑就会“命令”皮肤表面血管扩张,促使机体出汗散热;如果天气寒冷,又会让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同时,发生寒颤却可增加产热,也就是提高内脏的代谢率以增加产热量,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我们的体温为什么能够始终保持恒定呢?这不得不归功于我们特殊的产热散热系统。

体内热量从何而来?
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是食物。食物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氧化分解,产生能量。这种氧化方式,就像燃烧柴草或煤炭一样。据计算,1克蛋白质氧化后能产生4.1千卡的热量;1克糖也是4.1千卡;1克脂肪呢?多达9.3千卡。
肌肉是最大的产热器官,一般可占全身产热的30%。如果长时间地连续收缩肌肉,产热量就更多。

肚脏产热也不少,约占全身产热量的12%左右。

光产热而不散热 行。通常,体热的70%靠血液携带到身体表面,使皮下血管扩张,经物理作用(辐射、对流及传导)排出。在外界温度低于25摄氏度时,主要靠辐射散热。当人体接触温度低的物体时,自己的热量可以传给低温的物体,这就叫“传导散热”。大家愿意在夏天去江湖河海游泳,就是这个原因。医生用冷湿毛巾或冰袋帮助病人降温;道理也在这里。清风徐来会使我们感到闵快,是由于体热被流通的空气带走了,这叫“对流散热”。此外,散热也靠呼吸及皮肤出汗蒸发,还有少量热可从大小便中排出去。如果外界气温高于皮肤表面温度,那汗的蒸发就是人体最重要的散热方式了。

正常人的体温早晨低些,下午高些;同时,还因饮饮食和运动等原因而有所波动。儿童的新陈代谢率高,其体温较成年人略高;相反,老年人则较低,所以老人比较怕冷。女子月经期体温稍低,怀孕期稍高。情结激动也能使体温增高。

人体一方面产热,一方面散热,就能使体温保持相对恒定的平衡。控制这种平衡的机构,就是头脑里的体温调节中枢。丘脑下部的产侧是“散热中枢”,丘脑下部的后侧是“产热中枢”,而丘脑上部的视前区则为“恒温中枢”。总起来,丘脑下部就叫“体温调节中枢”。热时,体温调节中枢下令皮肤血管扩张,促进皮肤散热或促进汗腺分泌;冷时,体温调节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