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没有比较成熟的数据管理经验?怎样才能使数据与生产紧密的结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02:48:28
问题答得好的话,再追加悬赏分。
将问题简单化。现有A,B两个车间有相同的设备但不同的人数,生产两种不同的产品,问需要收集哪些数据,和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来评估两个车间的效率?(问题的关键是:人数不同,产品也不同,不好找出一个比较公平的评价标准)

建设数据仓库,说白了,就是将数据与时间关联起来,用特殊的格式存储,目的是便于统计、分析、计算!
举个例子:
超市利用相关性分析,发现啤酒与尿布具有正相关,于是在商品摆放上,把二者放在一起,或者选择其中一种搞促销,以提升另一种商品的利润。
生产企业通过对单个环节的分析,发现某环节的生产周期严重制约了效率,于是通过改进,流程重组,提升效率。
生产企业的库存管理是与数据关系最紧密的,库存太大,积压资金,降低了资金周转率,库存太小,影响生产,科学的配置库存才能使企业资金流动率提高。
制造业通常用ERP

你说的太模糊了,讲明点啊!

1、产量 2、工时定额 3、总工时 4、设备故障频率
5、设备产能 6、设备运转时间 ...........等
如果想要全面的考核两个车间需要多方面更多的数据,若想把不同人数不同工艺不同产品的两个车间对比,小弟认为实在没有很大的必要,可以给他们分别指定合理的工作目标,通过他们完成目标的情况对他们进行考评!可否???

你如果是做过工厂的时间比较长的话,我稍做解释你就会明白的。
一,你厂里是否有IE工程师,如果有他完全有能力评估出工时来,工时出来了那你每天只要看生产的效率那个完成率高,哪个效率就好啊。
二,如果你工厂里没有IE工程师,(建议你要请一个,或找朋友帮忙,评估一下两个不同产品的工时,就是可以评估出单位时间内一个人正常应该生产出多少产品,那么就根据这个工时来看真正的生产情况是否能够完成工程师计算的工时),那你可以用最笨的方法,就是让A ,B的车间定期的更换生产的产品,看哪个车间的单位时间人均生产量高,就基本可以分析出哪个车间的生产效率高了。这样可以将两车间的效率都提高起来。
三,如果以上你都办不到,就只有看每月哪个车间的纯利高,就基本上证明哪个效率高了,还有个办法就是在现有生产产量的基础上,给车间一个奖励:假设你的A车间一天正常可以生产3000只产品,一个产品的生产完后的纯利是5元/只,那你跟车间主管或所有的员工说从今天开始,如果每天的产能超出3000支,那么超出的部分每只提2元给车间作为奖金,那你很快会看到你的产能至少能提高30%,而且肯定不会有什么员工偷懒的。不过你可一定要兑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