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的发展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9 23:42:59

12月24日 21:31 这在讨论“中国和印度的比较:印度有可能在未来的10年内超过中国吗?”问题中, 对中国经济阐述过我自己的理解.
  我个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太看好.我在那问题中是这样说的: “我想先从中国印度的一些经济体制的差别去看这个问题。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吸纳大量资金和技术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革新。并以手工业、服务业、制造业等这些能吸纳大量劳动力的产业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与此相对:印度先进行国内的金融体系等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并以高科技产业的高度发展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其手工业、服务业、制造业发展相对落后,对外来资金吸纳不多,基础设施很是薄弱,人民生活也很落后。但其高科技产业尤其是软件产业是位于世界的领先水平(软件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这是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的,(比如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对改善人民生活的极度渴求,中国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中的“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提高”正是这种情况的写照。)
  可以概括的说:中国目前的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充裕而廉价的劳动力市场来降低了产品成本为前提(这与中国的基本国情--人口问题密切相关)、以牺牲和耗费大量的资源、东西部以及城乡的差距加剧为代价(这可能是因为中国目前的发展的比较迅猛的手工业、制造业等都是消耗大量自然和人力资源的产业,同时因为人才与资金的高度集中在东部与城镇,导致东西部以及城乡的差距加剧)、以吸引外来资金来加强基础建设并以此带动手工业、服务业、制造业的发展为主要政策。
  可以想像,如果中国不加倍的重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不注重高科技人才的培养、不进行各种产业的调整、不大力进行西部大开发、不对中国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与体制加以改革,那么当中国的劳动力不再低廉、当自然资源严重缺乏、当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劣并难以控制、当东西部以及城乡的差距加剧到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甚至当中国因为前面的种种原因而对外来资金的吸引力逐步下降之时(也许这些问题会在十年当中不断的曝露出来,如果中国面对这些问题不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那中国的前途堪忧),如果印度进一步加强国内各种体制的建设与健全,进一步重视并发展其高科技产业,同时全面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吸纳外来资本与技术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并以此带动其手工业、服务业、制造业等各个能容纳大量劳动力的产业的发展来提高人民生活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