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一诗的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1 07:02:48

孤高淡泊 绝俗清寂———读柳宗元《渔翁》
--------------------------------------------------------------------------------

金羊网 2005-10-28 15:03:19

□蒋述卓点评 邝飚 绘画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唉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柳宗元此诗作于他被贬永州时期。政治上的失意使他精神极为压抑,他便在山水中寻找寄托,亦在诗文中予以宣泄,借以抒发其苦恼、郁闷和孤愤。

此诗刻划了一个在青山绿水之中独往独来、自歌自赏且颇具孤高意味的“渔翁”形象。清晨时刻,沉睡的群山在晨光中苏醒,清澈的江面薄雾飘荡,夜宿西岩的渔翁生起了炊烟。这是一幅非常淡雅的场景,而在这淡雅的背景中诗人又推出了一个特写的高洁淡雅的渔翁,看,他汲的是清湘,燃的是楚竹,一股超凡绝俗的气息便开始笼罩于全篇了。但是,等到炊烟以及江上的淡薄云烟一道散去,渔翁却不见了,空旷的江面上和静默的青山间只回荡着渔翁离去时的橹桨声和棹歌声。这就好像电影中的一个长镜头,渐渐推出的青山绿水的画面伴随着的是划船与棹歌的画外音。这又是一幅颇为清寥而又有几分神秘的场景:闻声睹烟而不见人,疑是高人;一声棹歌隐形而去,而山水顿时变得绿起来,这就更可视为高人了。其实,这山水之绿是因为烟散之后呈露出来而显得绿起来的,与棹歌声并无直接因果关系,但诗人这一巧妙的结句法却使诗句变得陌生化起来,令人产生了惊异感,诗意陡然变得丰腴而深邃起来。此时,渔翁已划舟顺江而去,诗人最后又将镜头推到天边的岩石上,只见岩上白云缭绕,自由舒展地飘动着,一种闲适但又孤独的情趣在天地江流之间流淌,静静地渗透进读者的心田间。

中国古典文学传统中“渔父”的意象是非常具有深意的。最早在《楚辞》中,就有《渔父》一篇,虽记述的是有关屈原的传说,但却第一次推出了代表不满现实但又逃避现实、玩世不恭但又佯狂若愚的隐者与智者形象。与屈原的坚贞不屈和刚直不阿相比照,渔父是主张明哲保身、与世推移的,在全身的同时也便放弃了理想与追求。柳宗元写渔翁虽有几分自况的意味,但他所创造的这一艺术形象对中国诗歌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