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泡为什么做成梨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8 10:59:38
这个问题我想了好久

电灯泡的灯丝是用金属钨制成的。通电后,灯丝发热,温度高达2500℃以上。金属钨在高温下升华,一部分金属钨的微粒便从灯丝表面跑出来,沉淀在灯泡内壁上。时间一长,灯泡就会变黑,降低亮度,影响照明。

科学家们根据气体对流是向下而上运动的特点,在灯泡内充上少量惰性气体,并把灯泡做成梨形。这样,灯泡内的惰性气体对流时,金属钨蒸发的黑色微粒大部分被气体卷到上方,沉积在灯泡的颈部,便可减轻对灯泡周围和底部的影响,保持玻璃透明,使灯泡亮度不受影响。

电灯点亮的时候,灯泡里的气体也会上下流动(对流),灯泡做成梨形,灯丝上熔化蒸发下来的钨,就会积存到灯泡的底部。这样,就能减少对灯泡周围和底的污染,保持它的亮度。

我对灯泡并不是十分了解,不过,除了考虑防黑,应该还有力学上以及批量生产上的考虑。灯泡内气压小于大气压,而灯泡类似于球面的结构相比较其它结构更能承受大气压力;球面表面积比较小,节约材料;梨形的玻璃结构生产工艺也比较简单,便于生产。
平心而言,我觉得灯泡做成梨形初衷并非是为了防止变黑。通过观察报废的灯泡可知,灯泡内壁通体发黑,上部比较黑是没错,不过对于倒置使用的灯泡,方向相反了,但变黑的情况也是差不多的,我个人看不出差别!

根据气体对流是向下而上运动的特点

长见识了!谢谢你们啊!

电灯泡的灯丝是用金属钨制成的。通电后,灯丝发热,温度高达2500℃以上。金属钨在高温下升华,一部分金属钨的微粒便从灯丝表面跑出来,沉淀在灯泡内壁上。时间一长,灯泡就会变黑,降低亮度,影响照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