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典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08:17:48
请问“山海关”匾额是谁写的?听说里面有典故,是什么典故?
三个字有个字是错的,为什么这么写,有什么缘故?

“天下第一关”是指我国现在的山海关,它的得名据说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

明朝宰相严高,一心想当皇帝,一天,严篙与他的几个狐群狗党饮酒作乐,几杯酒下肚,这帮人拍起严篙的马屁来了,说严篙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严篙被拍得昏昏然,他命人取来笔墨,乘着酒兴,在府内墙上写下了“天下第一”四个大字,然后命手下人将“天下第一”四个字制成匾额,悬挂在大厅里。

不料,这件事传到了嘉靖皇帝的耳里,把嘉靖皇帝气得发颤,你严篙天下第一,那我皇帝算老几?一怒之下,要传严嵩进殿问罪。严篙闻讯,吓得六神无主。大管家献计说:“当今圣上正降旨征求山海关城门上的匾额,只要您在‘天下第一’的后面再添个‘关’字,就是为山海关做的匾,不就化祸为福了吗?”严嵩听后大喜,赶忙操起大笔在“天下第一”的圆额上补了个“关”字,令人当即刻好,静候圣旨进殿。

当捧旨大臣带着锦衣卫来到宰相府宣读圣旨后,严嵩急忙抱起“天下第一关”的匾额进殿跪见皇上,皇帝一见“天下第一关”的匾额,正合自己的心意,立刻转怒为喜,身离御座,亲手扶起了严嵩。

从此,山海关就挂上了“天下第一关”的匾额,山海关也由此得名为“天下第一关”。

www.cctu.com

山海关城,东距沈阳400公里,西距北京300多公里。北高山险赫,南渤海涛涛。形势险要,又有万里长城把山、海、关连成一体,如虎踞龙盘,控制海陆咽喉。<<畿辅通志>>称山海关的形势为:“长城之枕护燕蓟,为京师屏翰,拥雄关为辽左咽喉”。故素有“两京锁鈅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称。此话道出了山海关在军事地位上的作用。
山海关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大将军徐达发燕山等卫屯兵一万五千多人,修水平、界岭等三十二关 ,见此地“枕山襟海,实辽蓟咽喉”,于是修筑长城,建造关隘,设立卫所。嘉靖<<山海关志>>对此记载:“国朝洪武十四年,创建城池关隘,名山海关”
山海关南距渤海5公里,北距角山3公里,矗立于山海之间,故得名山海关。
山海关城的建筑,颇具匠心,是罕见的奇作。整个城池布局为四方形,周长4.6公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