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体投地有什么典故?怎么来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06:01:53

【五体投地】典故
【五体投地】是利用率极高的成语,如“我崇拜你到五体投地”“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等。这个成语源于古印度最隆重的礼仪,是被唐玄奘带入中国的。
唐代著名高僧——洛阳偃师人玄奘从印度取经归来后,写出了著名的《大唐西域记》,其中记载了印度佛教的九等礼仪。《大唐西域记·三国》的原文是:“致敬之式,其仪九等: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长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地。”
所谓五体,指两手、两膝、头顶,亦称五轮。其行礼之法,先以右膝着地,其次左膝着地,再次两肘着地,两掌舒展过额,最后头顶着地,良久一拜。现在您到青海省或西藏自治区旅游,常会看到虔诚的佛教徒五体投地式的朝拜。
除实际的投地礼外,作为九等礼仪的最高级,五体投地一般用来表示自己对他人极度敬重、佩服之意,就是文章开头举的那些例子。不过,现代人在说这个成语时,总感觉有失它以前那种虔诚和真心的意味,时常带有调侃或夸张之意。
五体投地后来也被赋予过贬义,指人丧失气节。想想也是,虽然谦虚是好事,但在表达佩服他人的能力或推崇别人的想法时,不一定非要行大礼,多多学习,学以致用,才能两全其美。

成语:五体投地
读音:wǔ tǐ tóu dì
近义词:心悦诚服、甘拜下风
反义词:嗤之以鼻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比喻佩服到了极点
解释: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是佛教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到了极点。
出处:《梁书·中天竺国传》:“今以此国君臣民庶,山川珍重,一切珍重,一切归属,五体投地,归诚大王。”
例子:屡闻至论,本极佩服,今日之说,则更五体投地。(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

【五体投地】 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介绍说,西域致敬的仪式分为九等,“五体投地”是最恭敬的礼拜方式。“五体”又称“五轮”,指双肘、双膝和额顶。“五体投地”就是“五轮至地而作礼”(《地持论》)。其过程是:正立合十,屈膝屈肘至地,翻掌,顶礼。“五体投地”致敬的对象一般是佛菩萨。如《佛般泥洹经》卷下:“太子五体投地,稽首佛足。”又如《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经》:“如是三称三宝,三称观世音菩萨名,五体投地,向于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