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浣溪沙》中哪句看出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11:53:19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达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整首词如同一首意气风发的生命交响乐,一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宣言书,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读之令人奋发自强。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作者选取几种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绘出一幅明丽、清新的风景画,令人身临其境,心旷神怡,表现出词人爱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
下阕迸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表达有关人生的哲理。“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结尾两句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生感,借端抒怀,自我勉励,表达出词人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激动人心。

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在
最后一句“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是一位“奋厉有当世志”的人物,他从眼前的“溪水西流”悟出溪水尚能西流,难道人生就不能再少?又何必自伤白发,哀叹衰老呢?这里是说不要徒自悲叹白发,感慨“黄鸡催晓”,光阴易逝。是反其意而用之,不但没有低沉的调子,也冲淡了上阙的悲凉气氛。即景抒情,富有哲理,振奋人心。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