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鹇生活在什么地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0:58:44
白鹇是一种生活在什么地方的鸟类?听说是在竹林里是吗?

是的 特别喜欢在竹林

白鹇

别名 银鸡
学名 Lophura nycthemera
英文名 silver pheasant
雉科 Phasianidae
分布 我国南部各省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大型鸡类。雄鸟全长100-119厘米,雌鸟58-67厘米。头顶及下体为蓝黑色,带金属光泽。脸部裸露皮肤呈红色。颈、背、翅均为白色带“V”形黑纹。中央尾羽为白色,两侧带黑纹。跗跖部为红色。雌鸟全身棕褐色,枕部具黑色羽冠。

栖息于海拔1400-1800米的密林中,尤其喜欢林下的竹林和灌丛。食昆虫、植物茎叶、果实和种子等。一雄多雌,4月份发情;在发情季节,两颊的裸露部分开始增大,并由暗红色变为鲜红色,羽毛显得富有光泽。雄鸟求偶时,环绕雌鸟步行并有摆尾、击翅等动作。在地面凹处筑简单的巢,每窝产卵4-6枚。冬季则集群生活。

白鹇因其体态娴雅、外观美丽,自古就是著名的观赏鸟。

鸡形目雉科鹇属的 1种。又名银雉,越禽,白雉。是亚热带的鸟类,分布于东南亚。中国见于长江以南地区,仅有 1个亚种,产于长江以北的四川峨眉山。

白鹇雌雄异色。雄鸟体长约1100毫米。头上的长冠和下体全部纯辉蓝黑色;上体和两翅均白色,满布以“V”字形黑纹;尾长,中央尾羽几纯白色,大多数亚种的外侧尾羽亦白,染以黑纹。头的裸出部分和脚为赤红色,嘴浅绿色;眼棕褐色。雌鸟上体以及翅、尾等概橄榄棕色;下体灰褐沾棕,自下胸以次,各羽均具暗褐色细斑。

栖息于多林的山地,从山脚直至海拔1500米的海拔高度,尤喜在山林下层的浓密竹丛间活动。白天多隐匿,难于见到。叫声嘈杂粗糙。受惊时羽冠竖立,尾羽微扬,多向山上奔走,至山顶方展翅起飞。夜间栖宿在树枝上。食物主要是昆虫(如蛴螬、金针虫等)以及各种浆果、种子、嫩叶、草籽和苔藓等。 4月开始繁殖,一雄配多雌。雄鸟好斗。在灌木丛间的地面凹处营巢。每窝产卵4~6枚,棕褐色。孵化期24~25天。

白鹇分化为14亚种。中国有 8个亚种,其中 5个亚种见于云南西部和南部地区。云南可能是白鹇的起源地。中国很早就饲养白鹇,散见在诗、词及其他文学作品中。18世纪传入欧洲。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