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明珠”一词的来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9:20:16
:)

薏苡明珠
发音 yì yǐ míng zhū
释义 薏苡: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可供食用酿酒,并入药。薏米被进谗的人说成了明珠。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
出处 《后汉书·马援传》:“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
示例 梧桐夜雨词凄绝,~谤偶然。(清·陈彝尊《酬洪升》诗)

有一味中药叫“薏苡”,与一个叫“薏苡明珠”的成语有关,这个成语是指无端受人诽谤而蒙冤的意思。它来自一段历史故事:东汉名将马援(伏波将军)领兵到南疆打仗,军中士卒病者甚多。当地民间有种用薏苡治瘴的方法,用后果然疗效显著。马援平定南疆凯旋归来时,带回几车薏苡药种。谁知马援死后,朝中有人诬告他带回来的几车薏苡,是搜刮来的大量明珠。这一事件,朝野都认为是一宗冤案,故把它说是“薏苡之谤”。白居易也曾写有“薏苡谗忧马伏波”之诗句。

薏苡明珠
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率领军队驻扎在交趾(今越南北部)的时候,经常吃一种名叫薏苡的果实。据说常吃这种果实能增强体质,避免瘴气的侵袭。交趾的薏苡果实很大,马援在率领军队返回时京城时,将它满满装了一一车,准备带回去自己种植。

京城里的人从没看到过薏苡的果实,还以为马援从南方带来了不折不扣的奇珍异宝。许多权贵见马援毫无“孝敬”的意思,心里都很不痛快。只是当时马援深受光武帝刘秀信用,那些人只能咬牙切齿的暗中咒骂,秋后算帐。

马援活着的时候,那些人谁也不敢轻举妄动。后来,马援在一次军事行动中得病而死,他的仇人,光武帝的女婿梁松便乘机诬陷他,说他贻误军机,又说他在交趾贪污大量珍宝。那些心怀妒忌的人也一个一个地出动了。先是有人上书,详细叙述马援当初将一车珍宝从交趾运到京城的种种情形。光武帝看到接二连三的告诽谤状书,勃然大怒,把封马援为新息侯的大印都追收回去了。

马援的家属为此惶惶不可终日,他们甚至不敢将马援的灵柩运回家乡,只是在当地买了几亩地将马援草草安葬。马援的宾客、朋友没有一个人敢来吊唁。

马援的妻子和侄子马严并不知道马援究竟犯了什么罪。一天,他们用草绳把自己绑了,上朝请罪。光武帝把梁松的诉状给他们看,两人这才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于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