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阴一阳是何物?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15:20:47

阴阳本起自古代对“山南水北为阳”这一定义,是靠日光划分地理的一种直观表达的记载。
后来阴阳发展为中国古代一种哲学思想,万物都可分阴阳。
再后来阴阳这种哲学思想参与了中医哲学思想的形成,连人也可以分阴阳。其中“面阴背阳”还是起子农业社会农民劳作,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缘故,所以日光界限一直是阴阳的分割方法。
阴阳互藏,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如同磁铁的两极,随着磁铁的分割,可以无限分割,是辨证、对立的。太极图就是对阴阳的表达。

以上纯粹原创- -

山之阴,水之阳。

阴阳的定位确实源古代原始氏族的社会形态的更替,它反映的是一种延续,故有“阴阳”。但后来社会变为男权社会,故乾坤倒转,始有天地、君臣、夫妇、儿女一说,由于天地、君臣、夫妇、儿女都是社会形成体系是出现的词语,所以他有意无意的带上了当时社会意识形态,从这些词中可以看出其伦理等级关系。可以说“阴阳”说的是社会传承而天地、君臣、夫妇、儿女则只是社会传承下的一种社会关系。
然,道家的文化要义本来就属于地雌女性文化,所以它常以水喻道。
《周易》确实非儒非道,我想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与作者本人有关,作者周公是当时的有识之士他有非凡的智慧,他的思想很有进步性,和实证性,懂得从天地万物中找寻规律,但在某种程度上,当时低下的生产力又使他的思想中有了“玄”的成分,这就为儒道滋生提供了思想层面上的铺垫。二是当时的社会也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他们积极进取,讨伐征战,另一方面他们对当时社会没有一个透彻的认识,而倾向一种巫医降神,祭天乞福的行为。所以整部周易中亦道亦儒,或许还有其他流派的观点也未尝不可。
一阴一阳为之道。有生殖的原生态文化要义。古时相传天地本是浑沌一体,后有天地两仪,而开始有万物滋生,一阴一阳为之道既是说乾坤交接阴阳相荡而又万物。一阴一阳,奇偶相配,然后道合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