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我解释下北岛的《触电》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9/28 10:30:06
谁能帮我解释下北岛的《触电》

北岛,原名赵振开,祖籍浙江湖州,生于北京,1978年同诗人芒克创办民间诗歌刊物《今天》,《今天》成为新诗潮的核心阵地。北岛也成为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和新时期的标志性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开始于十年动乱后期,反映了从迷惘到觉醒的一代青年的心声,十年动乱的荒诞现实,造成了北岛诗歌出奇的冷峻和深刻的思辨。“文革”是一代人刻骨铭心的创伤,在那场劫难中,所有饱受肉体折磨与精神戕害的人,都无法抹平。这首《触电》可以说是诗人替经历过那场浩劫的人们所作的形象记录。
全诗共三节,内容上具有鲜明的戏剧性,结构上具有突出的递进性。
第一节是故事的开端。“我”,一个无辜的受害者,由于我的友善,却使自己蒙受了痛苦。“握手”本是一种表明友好、亲和试图沟通的行为,但“我”却受伤了。这“烙印”不禁要使读者追问:这个“无形的人”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存在!“无形的人”是本诗的关键意象,它使我们联想到异己的强大的恐怖统治,一种不可亲近、难以理喻的专制权威,一种凛然不可冒犯的思想禁锢。
第二节是故事的发展。“无形的人”使“我”受伤,令“我”惶惑;更让“我”恐惧的是“我”给“有形的人”造成了伤害。惨剧重演,“我”本是受害者,现在又成了帮凶,在不知不觉中去损害了别人。“有形的人“与“无形的人”构成鲜明的对比,前者是如此脆弱,后者是那 般残忍。这就使我们不得不再次反思:这个世界究竟怎么了!
第三节是故事的高潮与结局。善良的“我”自感罪孽而羞愧,和人的世界疏离了 ,试图以虔诚的祈祷来救赎自我,反而使心灵惨遭重创。“我不敢再和别人握手/总是把手藏在背后”,由此可见“我”是多么的孤独寂寞、凄惶不安;或者你可以想象:他人对“我”是如何地小心翼翼地防范。人与人充满了猜忌、警惕、提防,犹如扎堆的刺猬:这是现实世界的荒诞。“我祈祷上苍/双手合十”,把希望寄托于虚无飘渺之物,这种虔诚是非理性的,是可笑的;可是彷徨的“我”也只能这么做,这就是可悲的了。
正如诗人所言,“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上苍”终究是靠不住的,“在我的内心深处/留下了烙印 ”就是对善良与虔诚的奖赏。谁来拯救伤痕累累的“我”?读到这里,也许你会浮想起《故乡》中寄希望于神像的闰土,想起那个捐了门槛之后非但没有得到“宽恕”,反而加速了精神崩溃与生命消亡的祥林嫂,想起契诃夫笔下的辖制全城人思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