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随着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正确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0:38:37

正确!

哲学早已不再认为自己有包容各门具体科学的权限,也不再有吞纳人类知识的野心和冲动,它并不期待在未来出现一个自身完善的时刻从而重新成为物理学或其他什么学科的导师。也许在较早的希腊时代,没有哲学中的宇宙问题与物理学中的宇宙问题之分,他们对于希腊人追求具体可靠的知识(episteme)、追求大的智慧奥妙(sophia)的思考和研究就是一回事,但现代的哲学与物理学关注世界的角度和重心已是迥然不同,哲学工作者不会也无法通过自己“正确有效的”努力去给出对一个物理公式背后的根本意义的“科学完美的”解释,这种嗜好现在只保留在可怜的越来越处在社会边缘的、同时进行着智力与精神的自我摧残的民间哲学家中;另外,那些自以为参透了人生奥秘才NB起来的企业家和暴发户、各界成功人士写出来的“人生哲学”、“**哲学”,任何一个头脑冷静的人都知道那不过是他们过文学瘾写作瘾大师瘾的行为,我们可以忽略这些恶心的东西。看来,讨论哲学会不会变得真正“正确”,日后的发展会如何受到具体科学的影响,是一个没有多大意义也不很“正确”的问题。

由此扯远一些,谈谈我对“哲学”的认识。基本上,我以为现在和未来一段时间仍可以用“时代精神、思想时尚”这样的表达来描述哲学,尽管这实在不是什么具体的界定。

当然,这里说的一定有别于美女靓车、庭院阁楼那些个时尚,是属于时代中的思想者的“精神”(说狠一点儿,也就是智力,注意智力不等于智商),是一个世代中的思想者圈子里的时尚。哲学不会被像某些学科那样被搞成一个产业(这样的“哲学”我们应自觉抵制,拒绝承认其使用“哲学”之名的合法性),但另一方面,哲学确实是一个圈子,而且并不是什么制造真理的圈子(这样的话在这个社会定与产业无异),在这个时代,我们不用自欺欺人地说我们在哲学思考中逼近真理接近太阳了。

“思想者”这个词现在听起来可能有点儿臭拽,让一些人觉得很酸很倒胃。的确,在没有思想大师的年月里,更坦荡地讲,“哲学”就是那些常被叫做学者甚至只是文人(现在许多哲学工作者喜欢把自己扮作文艺青年/中年/老年,认此为新的学术时尚)的人组成的江湖里的术业时尚,通俗说就是他们撺文章整成果、评论先哲短长的路子。

这些个“思想者”可以说是“知识分子”的一支——早先知识分子只有这一支,现在的社会风尚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