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结构特点和夸张手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9/28 17:51:00
论述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结构特点和夸张手法。

--全诗句式从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直至九言,风、骚、骈、赋、散各体俱备,运用自如,变化多姿,不拘一格。这首诗的用韵也颇讲究,全诗所用十二韵,音韵平仄错落有致,表现了诗人感情的起伏变化,更易使读者与之产生共鸣。

全诗共分三个层次:

1.第一层次从“海客谈瀛洲”到“对此欲倒东南倾”,写传说中天姥山峻峭雄奇的非凡气势和自己对它的向往之心。这是引起梦游的动因。

2.第二层次从“我欲因之梦吴越”到“仙之人兮列如麻 ”,为梦游天姥的全过程,是全诗情节内容的主体。

第三层次从“忽魂悸以魄动”到结尾,写梦醒后的感慨。游仙美梦在高潮陡然幻灭,这与李白的被诏被遣的经历正相似!

--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不受律束,体制解放。信手写来,笔随兴至,诗才横溢,堪称绝世名作。

---夸张手法:特别是“天鸡”啼鸣、“熊咆龙吟”、“洞天石扉”、“金银台”、“云之君”、“虎鼓瑟”、“鸾回车”、“白鹿”等神话传说和惊人想象的结合 ,妙不可言。夸张、想象和神话传说水乳交融,使诗中诗人的自我形象更加倜傥潇洒、傲岸不羁,增强了全诗的浪漫主义色彩。

具体请参阅:http://poem.8dou.net/html/poem/0/poem_365.shtml

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结构特点和夸张手法
诗人梦中所见尽为奇幻景象,醒来一切消失,只有使自己失望的现实,因而写下来作为告别辞。全诗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十句,写缘起。一、二句“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是对天姥山“或可睹”的反衬,游兴之浓,梦寐以求,晚上做梦便飞渡到镜湖去游山。
第二部分从“湖月照我影”到“失向来之烟霞”,写整个梦境。“湖月照我影”四句写在梦中飞越镜湖,到达剡溪。接着写足着“谢公屐”,攀登象梯子一样直立的石阶,依次层层展开。直至诗人在梦中觉得心中悸动,恍恍惚惚醒转来,口中仍发出惊叹之声。待到完全清醒,只有枕席还在,梦中的烟霞胜景全部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