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所著的《 》一书,是我国第一部音乐百科全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22:52:14

宋代陈旸的《乐书》
《乐书》,又称《陈旸乐书》,是我国第一部大型音乐百科全书,宋代陈旸编纂。

陈晹的《乐书》是中国历史上出现较早的一部带有音乐百科性质的音乐著作,全书分《训义》(共95卷)、《乐论图》(共105卷)两部分,篇章达1124条之多。《乐书》渊博宏大,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几乎对当时的中外音乐资料都有记载。书中的俗、胡两部保存了很多重要的音乐资料;《乐图论》部分有插图540幅,并对乐律理论、乐器、声乐、舞蹈、杂技及典礼音乐都有记载,是我国古代音乐史上一部十分珍贵的文献著作。

宋代陈旸的《乐书》

《乐书》,又称《陈旸乐书》.

近古音乐——第一部音乐百科全书

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1031一J095)在《梦溪笔谈·补笔谈》一书中,记录下一则珍贵的资料,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教坊伶人徐衍奏稽琴,方进酒而一弦绝,衍更不易位,只用一弦终其曲”。据《事林广记》说:

“稽琴,二弦,以竹轧之,其声清亮。”更早有唐人谢清昼《观李中丞洪二美人唱歌,轧筝歌》的诗句,“轧用蜀竹弦楚丝”,依稀透露出我国弓弦乐器产生流传的信息,但今日拉弦乐器的始租到底是什么形制,何等模样?片言只语的文字描绘很难传达其完整的历史“真象”。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什么能比图像更逼真他说明弓弦乐器的产生年代和展示其具体形象了。宋代陈旸的《乐书》就是这样一部文图并茂、规模宏大的音乐百科全书。陈旸,北宋福建闽清人,自宋神宗熙宁、元丰(1068一1085)年间开始编纂此书,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进献于宋徵宗赵佶,历时近40年。《乐书》卷目浩繁,共达200卷之巨。上篇称《训义》(1一95卷),摘录儒家经典《礼记》,《周礼》、《仪礼》、《诗经》、《尚书》、《春秋》、《周易》、《孝经》、《论语》、《盂子》等书中有关音乐的章节,并逐条逐句加以诠释。下篇称《乐图论)(96一200卷),内容包括乐律理论、典礼音乐制度、乐器、声乐、乐舞、百戏等。其中,乐器、声乐及舞蹈杂技三类,再依雅部(庙堂)、胡部(外族)及侣部(民间)划分,而胡、雅、俗各部的乐器又以古老的 “金、石、土、革、丝、竹、匏、木”八音分类法各归其宗,由此形成了自具一体的分类系列。更可宝贵的是这些有关乐器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