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能实习 革胡子鲇鱼的养殖技术? 我的QQ289531515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10:29:21

革胡子鲶养殖技术

革胡子鲶又及称埃塘虱,呈灰褐色,扁圆的头上有八根胡须,鱼身无鳞有斑点。这种鱼适应性强、生长快,味似淡水鳗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除食用外尚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促进伤口愈合,具有补血、益阳等功能。

革胡子鲶不论单养或混养,应抓住如下技术环节:

一、池塘条件:池塘面积3—5亩为好,水深1—1?5米,要求进、排水方便、池堤坚固、防漏保水、底部平坦、年终能干池抓鱼。鱼种放养前要干池消毒。

二、鱼种规格:小苗要经小池短时间强化到体长十厘米左右在五、六月放养,规格为求一致。大小悬殊,会造成互相残杀,这是提高养殖成活率的关键。

三、饵料充足:饵料充足可减少互相残食。养殖初期以鱼粉、细糠、豆饼等混合饵料为主,日投饵量约为鱼总量的5—10%,每日分三次投饵(即上午、中午及晚上)。随着鱼体长大日投饵量的比例逐步减少,日投饵量可改为二次。除投混合饵料外,多投一些青饵料如漂萍等,还可适当施一些猪粪。

四、做好防逃工作:革胡子鲶抢水能力较强,进、排水口要有拦鱼挡网设施,防止鱼逃逸。

革胡子鲇鱼肠炎病的防治

在革胡子鲇鱼集约化养殖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细菌性肠炎病,该病不易治愈,且复发率高,严重困扰着广大养殖户。
1.病原及症状。肠炎病主要是由肠型点状产气单胞杆菌及温和气单胞菌引起的。外表观察病鱼通常可见肛门红肿,排泄物呈灰白色并漂浮于水面,病鱼离群独游,活力下降。解剖病鱼可见肠壁微充血或严重充血,内含淡黄色或蓝色黏液,轻压腹部可流出浓汁,严重时消化道积水,腹部膨胀,肝脏肿大呈脂肪肝状。
2.流行特点。每年的6~8月气温适宜,一方面革胡子鲇鱼摄食旺盛,有些养殖户不断提高投喂量,造成部分鱼暴食,引起肠道损伤感染,另一方面是这个季节里水温升高,细菌繁殖较快,稍微不注意,消毒没有跟上就容易引起疾病感染,特别是在梅雨季节,应特别注意。
3.预防。在常规的预防中,大多数养殖户、养殖场仅采用内服抗生素药物的方法。长期服用抗生素不但对革胡子鲇生长产生负面影响,而且更易产生抗药性,使肠炎病反复发作,造成革胡子鲇鱼内脏器官机能受损,形成疾病假象,容易误导疾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