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藤头简介 奉化藤头简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9 02:21:08
KKKKKKKKKKK!!!!!!!!!!!!

它不显山不露水,躲在浙东田野的一角,浸润着奉化风水的灵光,吸纳着宁波港口捎来的东海的气量。当它完成了从蛹到蝶的嬗变,悄悄地,剥掉罩在头上的面纱,于是,世人看到了个美丽的江南新娘。它,就是浙江宁波奉化藤头村。

说藤头是“村,”也就是建制上的概念,就其外在形象,它更应当称为“园”----那种新兴的中国农村的园林。

藤头不是传统的江南古镇水乡,但它不缺少水。村头是一条叫清水河的水护着它,村后那条水渠就叫后河。由这两条河引出的小水渠血管一样布满村子的街道。村头的清水河可以用作简便的水上交通,岸边就是宁波通往奉化的公路,水陆交通在这里相得益彰。

这些年,江浙的农村暴富的不少。富了的农民就想改变自己的身份,于是就有了各种各样的涅盘。行驶在江浙的公路上,路两旁尽是富了的农民盖起来的独立的二楼、三楼、四楼乃至五楼,成排成片耸立着的小楼形态各异,可杂乱的院落,房前屋后有限的空地上长着的五花八门的蔬菜,还是叫人一眼就能想到主人的过去。而富了的村镇为了改掉自己的身份,无论是建筑还是产业乃至生活方式都努力地学着城里的样子,丢失了自我,就失去了最宝贵的质朴,学城里学得再象,那也是人家的。

藤头不一样,它就要过自己的农村生活。不过不是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农村生活了,套用一句时髦的话,叫新农村生活。它有一个理念叫“一犁耕到头,”结果耕出了一个生态村,就“生态村”这三个子,每年给藤头带来的旅游收入接近700万元,就这一项,藤头村人均收入就增加了一万元。村民们几乎都成了老板,你想呀,不足700人的村子,外来打工人员就有7000人,说句刻薄话,一个藤头人有十个外来人“养活”着。

当了老板的藤头人不失农民本色。眼下成了农民富裕标志的小康楼,藤头也有,但和别处不同。每家都有一个小院落,而且整齐划一,院子里的蔬菜青翠欲滴,果树上的果实已随着枝丫伸到路边,门前的小水渠汩汩地流淌着清水,干净的街道在绿树的陪伴下错落有致。这环境,这生活,叫农村人自在,叫城里人羡慕。

来藤头的名人不少,转了,看了,藤头人就叫他们留下点什么。不留墨迹,不留影像,要他们留下劳作,每人要在藤头植下一棵树。于是,就有了一片“将军林,”将军林的那片樟树威武雄壮;于是,就有了一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