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的夏天生活习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08:24:24
聪明的人士来帮个忙不?

食物方面:
麻雀主要吃植物性食物(雏鸟除外),包括粮食和杂草种子,也吃一些小型昆虫;雏鸟的食物主要是昆虫。
居住方面:
麻雀营巢地点大都在人为景观环境,如村庄的房舍、庙宇、城市建筑物,也有的在土墙洞穴,除此之外也有的营巢在树洞中,亦见利用废弃喜鹊巢,松柏树的枝垭间,废弃的烟筒内等等、巢距地高和巢间距随筑巢环境而定。
繁殖方面:
麻雀在北方每年从3~4月起开始繁殖。交配时有“婚戏”行为,这时雄鸟显得特别活跃,并常用低而柔弱的叫声,同时抬头举尾,东张西望,站立不安,还引起群内其他雄鸟参加。这是雀声特别嘈杂;有时叫声正在激发时,常突然安静下来,飞走几只,或全部飞去,分散各方。这样便完成配对过程。巢由雌雄鸟共营,约5~6天造就,然后开始产卵,产卵均在清晨5.00~9.00之间;每天产一卵,有时也有间隔一天的。产卵期亲鸟不入巢过夜。每窝卵数一般4~6枚,少为3枚,罕见2枚(西宁),最多8枚,以5枚最为常见。卵色变化很大,有的为淡褐色,有的呈白色沾蓝,都杂以下规则的灰蓝、黄褐和紫褐色粗斑,于卵的钝端尤为浓密;卵呈椭圆形;重2.0~2.1g,卵的大小15枚平均为19.3mm×14.2mm。 麻雀的孵化期为10~12天,也有记载是12~14天的。雏鸟留巢期为10~15天。孵出时间多在早晨8时左右,刚出壳的雏鸟周身光秃无羽,皮肤红带黄色,眼未睁开、这是体重仅1.4g左右,轻于卵重;4~5天开始睁眼,羽区基本形成,初级、次级飞羽、小翼羽的羽鞘生出;9.5天,体重平均达19g,为雏期中体重最高的一天,从外貌上可以辨认出是麻雀的雏了;13.5天,体重降至16.69g,相当于6.5天时的体重,但体长则与日俱增,直至趋于稳定,此时体长已达110mm,体表已发育定形,有的雏鸟开始离巢,有的相隔一天出飞,雏鸟出飞离巢后,当天晚上就不同入巢过夜。
麻雀每年繁殖的次数,在我国南北方因气候的不同呈现差别。河北省一带记载最多繁殖3次,广州为4次,吉林记载为2次(或3次)(在5月下旬孵出第一窝,7月又孵出第二窝)。青藏高原仅1~2次。
好要其它的话请联系我,给我的百度ID发消息就可以了。

麻雀是与人类伴生的鸟类,栖息于居民点和田野附近。白天四出觅食,活动范围在2.5~3公里以内。翅短圆,不耐远飞。鸣声喧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