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中国的历法很感兴趣,但农历的哪个月大、哪个月小,每年都不固定,请问它是怎么定出来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9:22:22
日历上每年农历的月份大小并不固定,请问它是怎么定的,由谁定的?
既然不固定,每年都由谁定出来?街上买的“万年历”前后各排了100年,科学吗?准确吗?

很高兴你也对此感兴趣。我正好也认真研究过这个问题。楼上说的不对。农历的大小月是完全不固定的。

我国农历年中定月的方法是“定朔法”。就是规定每月的头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而我们知道一个朔望月是29.5306日。不是整数。这样就和日出日落的“天”凑不齐了。有时候一个朔望月在29天中就是小月,有时候在30天中就是大月。这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过严格的月相观测和计算来确定。因此,农历中连续两、三个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还出现过如象1990年九、十、十一、十二连续四个月是大月的罕见情况。另外有时一个月朔正好发生在差不多半夜0点,会出现我国和台湾、香港的日历差一天的有趣现象。
-------------------------------------------------------
现在最权威的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制定发布的。在我国古代历朝都是由“司天监”发布的。按现在的科学水平,算准今后10000年的历法也不在话下。这并不是很难。唐朝的一行和尚就算准了以后几百年的“大衍历”。他甚至还算出了几年后的日月食,这比算大小月难得多了。至于街上买的“万年历”它依据什么就无从得知。但技术上说是完全可能的。

阴历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共29天半。为了算起来方便,大月定做30天,小月29天,一年12个月中,大小月大体上交替排列。阴历一年只有354天左右,也没有平年闰年的差别。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此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它不能反映季节,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后来人们定了一个折衷的历,就是所谓阴阳合历。现在我国还在使用的夏历(也有人叫它农历或阴历),就是这种阴阳合历。它跟阴历一样,也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可是它又用加闰月的办法,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数跟阳历全年的天数相接近,来调整四季。夏历约每过二、三年多一个闰月。

阴历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共29天半。为了算起来方便,大月定做30天,小月29天,一年12个月中,大小月大体上交替排列。阴历一年只有354天左右,也没有平年闰年的差别。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此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它不能反映季节,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为了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