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脊六瘦的来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7:13:35

平时常听见“五脊六兽”这个词儿,用来形容抓耳挠腮、手脚无措、无可奈何、没抓没挠、神不守舍等等。“瞧你,又吃多了,撑得五脊六兽的!”“他得了儿子都不知道怎么高兴好了,一天到晚五脊六兽的!”“女朋友说来,可到现在还没来,看他急得五脊六兽的样儿!”……
  这“五脊六兽”,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其实,所谓“五脊六兽”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装饰,尤其像古代宫殿、庙宇,比如北京的故宫、雍和宫等,这些建筑的房脊上,有很多小动物,这些人造的小动物就是所谓的“五脊六兽”。民房一般是不能安这些东西的,但也有例外,一些有功名的大臣经皇帝特许,也可以安装,被称作“仪脊”,以表示特殊的荣耀。
  所谓的“五脊”,指的是大脊加上四条垂脊。大脊的两端是龙吻,又叫吞兽,也叫“螭吻”;另外四条垂脊排列着五个兽类,故而总称“六兽”。明朝杨慎在著述中有记载:“螭吻,形似兽,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传说龙生九子,螭吻是其次子。垂脊上的其他五种人造小动物分别为:狻猊、斗牛、獬豸、凤、押鱼。除了起到一般的装饰作用和体现高贵外,“六兽”还有一个特别的用处,就是保护房屋。原来古建筑均为木结构,在房顶两坡瓦垅交汇点,安装上这样的吞兽,对房顶起到了严密封固作用,能够防止雨水渗漏。
  由于“五脊六兽”只有官家才能拥有,泥土烧制而成的小动物,被请到皇宫、庙宇和达官贵族的屋顶上,俯视人间,真有点“平步青云”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意思,这也正是房中主人奢靡生活的写照。这些东西在老百姓眼里凶神恶煞一般,是作威作福的象征。因此,狻猊、斗牛、獬豸、凤、押鱼们流传到民间,就有了俗化的名字,分别为:走投无路、赶尽杀绝、跟腚帮捣、顺风打旗、坐山观火。于是,“五脊六兽”后来也就被用来形容难受的心理和面貌,这种难受是非常的难受,难受得无法忍受,要多难受有多难受。北宋大臣吕蒙正(944—1011)有一首风刺五脊六兽的诗:“兽头本是一团泥,做尽辛勤人不知。如今抬在青云里,忘却当初窑内时。”
  五脊六兽也常被说成“五脊子六兽”。老舍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瑞丰没有作过官,而想在一旦之间就十足的摆出官架子来,所以他的架子都不够板眼。对于上司,他过分的巴结,而巴结得不是地方。这,使别人看不起他,也使被恭维的五脊子六兽的难过。”“五脊子六兽”,北京人喜欢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