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相互制约的故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03:22:44
动物相互制约的故事

草原上,羊少了,狼自然少,因为狼靠吃养才能生存;但如果狼少了,羊中弱病残得不到淘汰,久了,羊的种群退化,数量变得更少。世界上动物就是这样相互制约的。

夜幕降临了,山林里静悄悄的。这时候,野鼠出来觅食了。猫头鹰躲在枝干上,圆睁着大眼,左顾右盼,它在寻找野鼠的踪迹。

猫头鹰的长相很怪:猫形的脸盘,连那黑褐色的羽毛斑纹也有点像猫,因此人们叫它“飞猫”、“夜猫子”和“猫王鸟”。但是,它不是猫,而是鸱鸮科的鸟。

猫头鹰有高超的捕鼠本领,当它看到野鼠在田地里东窜西跳偷吃果实时,就拍打翅膀向下飞扑,几乎没有一点儿声响就到了野鼠的头顶。野鼠刚一惊觉,却已被猫头鹰的利爪逮住了。猫头鹰连咬带啃,很快就把野鼠吞食掉了。

生物学家曾经观察过猫头鹰的捕鼠,统计了每只猫头鹰的战果,可惊人啦!它一年中可以消灭老鼠一千只左右,还吃食了无数蝗虫、金龟子等害虫。猫头鹰真是个“捕鼠能手”。

猫头鹰为什么都在夜间活动呢?原来,它的眼睛老是睁得大大的,这是因为它没有环状肌,瞳孔收不小。相反的,它却有放射状肌,能使瞳孔放大。它眼睛内的视网膜上,没有圆锥细胞,只有圆柱细胞。圆锥细胞能感觉丰富的色彩,但需要较强的光照;圆柱细胞恰恰相反,只要有很弱的光线就能工作。猫头鹰视网膜上的圆柱细胞比其他动物多得多,所以在黑夜里它照样能看得清清楚楚。

猫头鹰的一对耳朵特别灵敏,能辨别出四面八方很细微的声音,在几十米之外也能听出是什么动物。

猫头鹰的飞行才能更令人惊奇。飞行时丝毫不出声音,高低上下飞行自如,还可以猛扑猛追,又能迅速“急刹车”。所以,老鼠遇到它就休想逃走。

猫头鹰还有一些奇怪的特征:它的眼睛像人一样生在头部前面的脸上,它停留在枝头上常常把头转来转去,窥视着远方。

鸟类的眼睛一般都长在头部两侧,或两侧稍靠后,视力敏锐,视野宽阔,可以及时发现远处的敌害。山鹬和鸭子都有360度的视域,不用转头照样能窥见后面的“敌人”。猫头鹰就不同了,它的视域比较小,只能看到前方的物体,而且眼睛也几乎固定不动。可是,它的头却能够左右180度地迅速转动,脊椎骨也可以曲绕,这样就补偿了它的两眼视野较窄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