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问关于汉字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08:10:26
汉字的造字法不是很多
但是有些汉字却不是用那些造字法造的
比如说”饶恕”的”饶
还有”气馁”的”馁”
诸如此类
谁知道这些字是根据什么造出来的

这是我查了《说文解字》后的解释,希望有参考的价值。

饶,“饱也,从食,尧声”,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形声字,“食”是它的形旁,为它提示了意义,而它的声要参考“尧”。

馁,《说文解字》里没有这个字,不过有一个字“餧”,说文里这样解“饥也,从食,委声,一曰鱼败曰餧”。“餧”字今天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是“喂”的异体字,而《现代汉语词典》中“馁”字的解释又和说文里“餧”很相似,特别是说文里为“餧”注出的反切是“奴罪切”,那就是说它的音应该是nui这样的音,和“馁”很相似。可以推测,“馁”字由“餧”而来,也有不足,饥谨的意思在里面。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会使用汉字。但是你对汉字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汉字的造字方法。

最早的汉字实际上都是图画。由于人们在生产、生活上有些事需要记住或告诉别人,就刻个画作标记。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的不断进步,生活内容的不断丰富,要记的事越来越多,不得不将图画一而再、再而三地简化,由文字性的图画到图画性的文字,最后便简化成为汉字。这就是第一代汉字——象形字。

关于汉字的造字法,从汉朝以来,相沿有“六书”的说法。六书之首,就是象形法。

1. 所谓象形法,就是描绘实物的形状或特征的一种造字法。例如:

⊙(日)、 (月)、 (山)、 (牛)

象形字当中,也有一些不是直接用来表示具体实物,而是用来表示与实物有关的概念。例如:“大”字,原来是像一个正面直立的人的形状,手足展开,就表示“大”的意思了。这种从名词推广到形容词的造字法,是后来发展出来的。

象形字虽然起源最早,但数量却最少。因为宇宙间的事物很多,不可能按每一事物的特征都造一个象形字,很多抽象的概念根本画不出来,而且即使画得出,这种依样画葫芦的造字法也太笨了。后来为了克服象形字的局限性,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又发明了另一种造字法——指事法。

2. 所谓指事法,就是用象征性的符号或在图形上加上指示性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这种造字法大体上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单纯性的符号,即不成图形的符号(成了图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