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失官 ,学在四夷”何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1 06:19:57
请一一对译。

所谓的“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天子丧失了自己的职守,官守的学术
散落到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所处之地)。
但“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所蕴含的意义,则是指远古的时候,最高王室所设立的每一
个官职,都代表特定的含义和职责,并且任官者世代相传。因此,当政治发生变故,而
任此职者离开王室时,就意味着其所职掌的学术随之流落。也因如此,在一些诸侯国乃
至民间,对这些官职之意义及其职责的认识反而得到了保存。所以,当孔子听说郯国的
国君尚能解释古代少嗥氏为何用鸟名来命名官职时,才说:“我曾经听说过:‘天子失
官,学在四夷’,的确如此!”
一般认为,“天子失官”所导致的学术下移分两个步骤,即由周王室下移于侯国和由侯
国下移于民间。零星的史料并不能让人清楚地看出这一点,但从春秋时代“士”阶层的
崛起及其后众多学术流派的涌现看,如果没有下移于民间的学术,则它们的出现是不可
能的。

天子失去了他的学馆(已经没有能力了),诸侯国纷纷设立学堂,培养人才谋求更大利益!所以有“天子失官 ,学在四夷”一说.

天子失官,学在四夷”与东周时期学术中心的转移 西周时期:官学,没有私学。 学术中心在周王室和宋国(微子启),后来掌管周史的司马氏流落晋国,后来分散到卫赵秦等国。 私学在战国时期发展到鼎盛。

zsj354 说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