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总是说吃醋会影响记忆力,是真的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21:38:22

1、记忆的敌人——压力和不安

严重的情绪危机和压力不但会对记忆造成影响,甚至还会导致身心失衡,让人感觉很压抑,使精神生活笼罩在一片阴影中。举例而言,被抢劫的人往往很难正确地描绘出罪犯的长相和特征,即使能描述出来一些,也不完全准确。大体上说来,通常人们在这种情况下,会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罪犯的凶器和自己如何能逃跑上面。此时,生存的压力过大,人们能仔细记住罪犯的能力便大大降低,有的甚至降为零。

心理学家们曾经表示,适度的压力可以促进记忆力。轻微的压力比没有任何压力更能帮助人们发挥潜能。比如说升学压力过大固然不好,但是完全不当一回事同样也不是好事。物极必反,“人无压力轻飘飘”,同样也做不好什么事情。

有的人容易情绪紧张、不安,动不动就发出悲观消极的感叹,老是抱着负面想法的人很容易忽视生活中正面的、积极的因素,“忧郁”往往使人们陷于悲观的深渊中不能自拔,沉溺于过去,对于未来充满恐惧,这样的状态直接导致其注意力不断降低,集中注意力的功能也不断被弱化,记忆的能力当然日渐衰退。

2、睡眠与记忆力

我们的许多灵感都是在酣睡后的早晨出现的。睡眠可以解除大脑疲劳,同时制造大脑需要的含氧化合物,为觉醒后的思维和记忆做好充分的准备。适度睡眠为记忆和创造提供了物质准备,尤其是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对促进记忆巩固起着积极的作用。2000年12月,美国《自然-神经科学》杂志发表了哈佛大学医学院的一个新发现:考试之前熬通宵的人第二天反而记不住所需内容了。研究人员发现,在学习和练习完新东西后好好睡一觉的人,第二天所能记起的东西要多于那些学习完同样的东西后整夜不睡觉的人。

熬夜会损害记忆。有的人常常熬夜甚至通宵学习,效果反而不高。如果缺少睡眠,或服用能减少快速眼动睡眠的抗抑郁症的药物,就会出现疲劳、头昏脑胀、眼花心慌、食欲不振等感觉,导致警觉性差、情绪不佳、影响记忆力。

大量事实证明,拥有充分的睡眠,保持清醒和睡眠的自然周期才是最可靠的能长久促进记忆力发展的好办法。要获得深度良好的睡眠,睡前最好避免饮食,不要做剧烈运动,也不要长时间看书,不要在睡眠前考虑太多问题,更不要依赖安眠药。

3、不良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