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C是什么?具体介绍一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7:15:31
OTC药品既是勿需医生处方、病家自购自用的药品,必须具备那种特征,和处方药又有什么区别。

OTC即柜台零售药,英文写作Over the Counter,指那些只要消费者按照药品标签上列出的规定,如用法、说明与注意事项等,就能安全使用的药物,不需处方即可出售。
处方药指只能通过具有执照的医师或者他们的处方才能调配,并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应用的药物。
处方用药必须由具备执业资格的医生开出,药房(药店)必须见有具备执业资格的医生开出的处方才能发药。而非处方用药则可以由病人自行购买、自行服用的药品。

OTC即非处方药,是"Over The Counter"(可在柜台上卖的药)的缩写,
指不需凭医生处方即可自行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而且是不在医疗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就能安全使用的药品。
它的称谓起源于美国,目前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标准已成为国际上通行的药品分类标准.
非处方药的主要类别:饮食补充剂(包括维生素、矿物质)、
皮肤用药(包括皮肤保健品)、感冒咳嗽药、止痛药、胃肠病药。

OTC是英文Over The Counter的缩写,在医药行业中特指非处方药。我国卫生部医政司对非处方药是这样定义的:它是消费者可不经过医生处方,直接从药房或药店购买的药品,而且是不在医疗专业人员指导下就能安全使用的药品。
我国政府在1996年正式提出药品分类管理,同年由卫生部牵头,七部委共同成立非处方药(OTC)办公室。1998年车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后,OTC管理工作由药品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管司负责。1999年7月22日,我国正式出台《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颂第一批国家非处方药目录(西药部分和中成药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