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政治:个人所得税计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2:38:31
在给学生讲授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时,除了应税额*使用税率-扣除数,还有没有分解收入的公式啊?!习题中以一人3000元收入为例,给出学生公式500*5%+(1400-500)*10%,学生就会问,如果是5700,6800,7900这些有零头的又该怎么算,怎么确定在每一栏中(如500到2000,2000到5000)的分配。

速算公式(应税额*使用税率-扣除数)是在分级计算的基础上简化而来的。分级计算你只要知道了级距(九级)就可以计算了。给你举个例,以7900元收入例,看看是否对你有帮助:
应纳税所得=收入-扣除标准额=7900-1600=6300元
第一级:不超过500元的。应纳税=500*5%=25元;
第二级:500至2000元的。上限减下限为1500元,应纳税=1500*10%=150元;
第三级:2000至5000元的。上限减下限为3000元,应纳税=3000*15%=450元;
第四级:5000至20000元的。因为你的应纳税所得最高在这一级距,因此是6300元减5000元为1300元。应纳税=1300*20%=260元;
通过上述四步合计税款为885元,计算是否正确可以通过速成算公式验证:6300*20*-375=885元。
不知你是否理解了?下面是其他的几个级距:
第五级:2万元至4万元;第六级:4万元至6万元;
第七级:6万元至8万元;第八级:8万元至10万元;
第九级:10万以上。

500*5%+(1400-500)*10%
不明白3000元的收入为什么会变成上面的这个公式呢?
不应该是这样吗?(3000-1600)*15%-25

请再讲明白一点.

现实中的是按收入总数减基数(一般是1600)结果是不超过500按5%(无扣除数)
收入总数减基数结果是超过500-2000按10% (扣除25)
超过2000-5000是15% (扣除125)
超过5000-20000是20% (扣除375)
超过20000-40000是25% (扣除1375)
超过40000-60000是30% (扣除3375)
超过60000-80000是35% (扣除63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