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下作家katherine anne torter写过什么书啊,我想知道书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2 10:42:36
我只知道这个人名,不知道国籍。

是不是这个?

  Katherine Anne Porter

  波特的主要作品有《盛开的犹大花和其他故事》(一九三○)、《中午酒》(一九三七)、《灰白马、灰白骑士:三个短篇》(一九三九)、《斜塔和其他故事》(一九四四)、《前此集》(杂文集,一九五二)、《圣诞故事》(一九六七)和一部长篇小说《愚人船》(一九六二)。一九七○年,她八十大寿时出版了《散文和随兴漫谈集》,其中收集了她五十年来所写的约四十万余字的随笔、文艺批评、创作谈、诗作和一部未完成的传记小说《柯顿·马赛》。

  1890年5月15日,凯瑟琳·安·波特出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迈阿密海滩附近的印第安河市一个信仰天主教的家庭里。她的父亲哈里森·布恩是美国著名拓荒者丹尼尔·布恩的曾侄孙。母亲玛丽·阿莉斯·波特同有世界声誉的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沾亲。但是,在她出生的时候,家道已经中落了。用波特自己的话来说,她是“一场打败了的战争的孙女儿”。所谓“打败了的战争”,当然是指那场南北战争。波特在两岁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由祖母抚养,在路易斯安那州的农场上度过她的童年,八岁到十二岁在一所私立学校上学,十二岁到十六岁在厄苏林修道院读书。她后来说,在那所修道院里,她受的是“零零碎碎、完全没有用的装饰性教育”。天主教修道院里刻板、繁琐的清规戒律不但束缚不了波特的倔强的性格,反而激起了她强烈的反感。她抛弃宗教信仰,从修道院里出走,同人结婚,从此结束了她的正规的学习生活,也同她的家里人,尤其是同她父亲的关系产生了一道始终没有弥合的裂痕。但是,波特始终未能消除美国南方旧家和天主教修道院生活在她心头留下的痕迹;这些经历每每反映在她笔下的人物身上。她的婚姻生活持续了三年,同她的第一个丈夫分手,独立谋生,先后在芝加哥的一家报纸工作过,在得克萨斯州短期演唱过苏格兰民歌;后来,从事卖文生涯,主要写书评和政治性评论。一九一七年,进《评论家》周刊编辑部工作。一九一八年起,在丹佛的《落基山新闻》当记者和艺术评论员;一九一九年,因病辞职去纽约,重以卖文为生,有时候为了糊口,不得不代人捉刀。二十年代初期,她离开美国,到墨西哥去研究艺术,在那里曾经参预左翼政治活动。一九二二年十二月,她的第一篇短篇小说《玛丽亚·孔塞普西翁》在《世纪》上问世,这是一篇描绘一个墨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