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寻求帮助。是心理阴影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3:04:30
我现在急于学要寻找一份工作。可是总也不敢去应聘,我认为要是给我一份工作我会做的非常好。
可是我就是不敢迈出这第一步。不敢去面试,也不敢打电话咨询。怎么样才能让我迈出这一步呢?我自己也知道要是肯突破一次,哪怕一次我就能行。可就是不敢,这如何是好啊?
我总觉得招聘报纸上的公司都是骗人的,上面写的多么多么的好,其实都是一些谎言。
我也曾经参加过工作,确实是骗子公司(一个骗子公司;一个小公司,也有点骗人的性质)。
前一段时间我被一个同学骗了,他要我去给他帮个小忙,我大老远从武汉跑到连云港给他送衣服。结果到了以后我就被扣押了,他是搞传销的。我现在是跑出来了。
所以我现在不敢了。
可是要是在没有工作,我会饿死的。

那次同学的欺骗给了您很重的打击,从这个角度考虑,您现在的表现是可能是属于创伤后应激心理障碍。

因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几乎能使每个人产生强烈痛苦),如身受酷刑、恐怖活动受害者、被强奸、目睹他人惨死等,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有的人有人格缺陷或有神经症病史等附加因素,因此降低了对应激源的应对能力或可加重疾病过程。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生闯入性的创伤性体验重现(病理性重现或称闪回)、梦中反复再现创伤情景,或因面临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境遇,而感到痛苦和不由自主地反复回想;持续的警觉性增高;持续的故意回避容易使人联想到创伤的活动和情境。偶尔可见急性惊恐发作或攻击行为,这是由突然唤起的创伤性回忆或刺激,发挥扳机作用促发的。常伴发自主神经过度兴奋状态,表现为过度警觉、惊跳反应、失眠、焦虑和抑郁,自杀观念也较常见。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对未来失去憧憬。有的病人因过度饮酒和服用药物使情况更为复杂。 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的潜伏期从几周到数月不等(很少超过6个月)。病程有波动,大多数病人可恢复,少数病人表现为多年不愈的慢性病程,或转变为持久的人格改变。少数病人可有神经症病史等附加因素,从而降低了对应激源的应对能力或加重疾病过程。精神障碍延迟发生,在遭受创伤后数日甚至数月后才出现,病程可长达多年。

应激相关障碍诊断时不仅要依据症状和病程,而且要考虑构成病因的影响因素:异乎寻常的应激性生活事件,或引起持久性不愉快环境的明显生活改变。前者可产生急性应激障碍,后者可导致适应障碍。不太严重的心理应激虽可诱发本类障碍,但一般认为本类障碍的发生是急性应激或持续性心理创伤的直接后果,即这类因素是基本的和占据压倒地位的原因,没有这些因素的直接作用则本障碍就不会发生。并由此导致成功的应对机制损害和社会功能损害。

必须注意,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不宜过宽。必须有证据表明其发生在极严重的创伤性事件后的6个月内,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或者没有其他适宜诊断(如焦虑症、强迫症,或抑郁症等)可供选择,但事件与起病的间隔超过6个月,症状表现典型,亦可诊断。

要知道这个世界上好的东西永远比不好的东西多的多,你的这种心理是因为自己遇到了很多不顺的事所造成的一种恐惧心理罢了,你试着放低一点门槛找一分正式的工作,相信你刚跨出校门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