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20世纪20-30年代货币数量论的主要发展线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9/20 20:51:52
大家帮帮忙,一个经济学说史的题目,谢谢了
我需要的是作为一个简答题的答案,不需要长篇大论甚至论文,谢谢

货币数量论是一种用流通中的货币数量的变动来说明商品价格变动的货币理论,在李嘉图以前,休谟曾被认为是这个理论的代表者。李嘉图始终坚持劳动价值论,并把这一原理运用到货币上,他说:“这种减色银币的数量超过了在只使用不减色银币情况下流通过程所能保持的银币数量,因此它便贬值而又减色了。……通货贬值与否,完全取决于其数量是否过剩,而不是取决于它是辅币还是主币。” 古典货币数量论和现代货币数量论在解释货币数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时,实际上都假设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是通畅无阻的。也就是说,中央银行供给的基础货币,经过金融机构与市场的乘数扩张而形成的货币供给量,是完全作用于实体经济之中

上网查!

本章还重点考察了发生在20世纪20、30年代的关于信用周期理论的争论,这次争论中的主要参与者对现代宏观经济学和货币理论的各个主要学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分析得出的结论是:20、30年代信用周期理论的发展,本质上是试图将新古典的边际主义价值论和货币理论结合在一起,对周期性现象解释纳入到新古典经济均衡理论体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