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莎士比亚小说《威尼斯商人》人物评价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6:28:02

夏洛克:
夏洛克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高利贷吸血鬼的典型。他具有贪婪、固执、残酷的本质。同时,他也是一个在基督教社会里受欺侮的犹太人。夏洛克对安东尼奥的报复有合理而又复杂的动机。人们对夏洛克,既鄙夷他的贪婪,憎恨他的残酷,又多少同情他所受的种族压迫和屈辱。

鲍西娅:
是莎翁创造的人文主义女性的典型形象。她的性格在这场戏的矛盾斗争中得以充分展示。面对矛盾,她果敢、沉着、博学和聪慧。她利用智慧取得了法庭斗争的主动权,并一步步揭露夏洛克的面目,三步棋即给夏洛克以致命的打击。

安东尼奥:
中世纪是欧洲最沉寂的时期,也可以说是西欧人文及文化的死亡。精神食粮除了教会的一整套教义及所谓的经书之外可以说一无所有,尽管有一些如骑士小说,市民小说等根本成不了当时文学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复苏时期,沙翁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直接冲击了当时的社会的普遍精神状态和意识,也就是代表教会统治的教会势力。
当朋友巴撒尼奥为了一个心仪的女人向他请求帮助时,他发自肺腑的语言既不十分热烈,而平和又不失令人感动的魅力。让人觉得这是一个真正的人在说话,在对自己的朋友说心里话。甚至他会为朋友一个冲动的决定押上自己所有的财产,乃至是身家性命。在语言上,他首先战胜了当时社会的那种相互恭维和吹嘘的虚假,他的行动更是证实了他的语言。

安东尼奥是莎士比亚理想中的商人,是所谓“商人王子”,慷慨仁厚,放债不取利息,珍重友谊,不惜为之牺牲生命。而夏洛克却爱钱如命,惟利是图,受到损害就要加以灭绝人性的报复。对他贪婪的金钱欲和残忍的报复心,莎士比亚显然持否定的态度。从人文主义立场出发,莎士比亚认为像安东尼奥那样的商人可以消除资产阶级的矛盾,建立人与人之间被金钱破坏的自然关系,实现美好的生活。而夏洛克那样的高利贷资本商人,重利盘剥,损人利己,则是社会矛盾的根源,美好生活的破坏者。但在另一方面,莎士比亚对夏洛克作为犹太人受到的歧视和欺辱又怀有同情。19世纪英国著名批评家哈兹列特也曾指出:“(夏洛克的)报复的欲望几乎和屈辱的感觉难于分开,因此我们不由得对于‘藏在犹太人宽大长袍’下的高傲的精神表示同情,夏洛克的这种精神由于一再受到不应得的激怒而变成疯狂状态,于是设法采取拼命的、合法的报复行为,以便洗刷那种堆积在他和犹太民族身上的辱骂和迫害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