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人为因素灭绝的动物(好的追加10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04:41:15
历史上由于人为因素绝迹的动物有哪些?何时灭绝的?怎样灭绝的?不必太详细.

产于非洲岛国毛里求斯的渡渡鸟
16世纪后期,带着来复枪和猎犬的欧洲人来到了毛里求斯.欧洲人来到岛上后,渡渡鸟就成了他们主要的食物来源.从这以后,枪打狗咬,鸟飞蛋打,大量的渡渡鸟被捕杀.就连幼鸟和蛋也不能幸免.开始时,欧洲人每天可以捕杀到几千只到上万只渡渡鸟,可是由于过度的捕杀,很快他们每天捕杀的数量越来越少,有时每天只能打到几只了.
1681年,最后一只渡渡鸟被残忍的杀害了,从此,地球上再也见不到渡渡鸟了,除非是在博物馆的标本室和画家的图画中。

白鳍豚又名白鱀豚,俗称白鳍、白夹、江马,英文名:Yangtze river dolphin,属于鲸目(Cetacea)、喙豚科、白鳍豚属的哺乳动物,是中国特有的淡水豚类,也是世界上淡水豚类中数量最少的一种,由于数量稀少且为中国特有,被人们称为“水中大熊猫”。它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仅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干流的湖北枝城至长江口约1600余公里的江段内,它在长江水域生活了2500万年,国际上称之为“旗舰种”。以鱼为食,结群活动,小群2~3头,大群10~16头。近年来种群数量下降极快。据报道,80年代初有400多头,80年代中期减至300来头,1990年调查时有200来头,至1993年为130余头,而到1995年已不足100头,1997年共观察到13头白鱀豚;1998年和1999年,分别是4头和4头。
6国权威联手搜寻
7年了,没有人在长江中看到它的影子。所以,这次考察被认为是保护它的最后机会。
2006年11月初,由中、美、日等6国科学家组成的考察队从武汉出发了。他们乘着两艘大型考察船,在长江中下游往返3400公里,为期39天,以确定这个物种的处境。
江风萧瑟,人们的心中浮动着希望。参与者都是国际顶尖级鲸豚类研究人员,比如长着大胡子的美国人罗伯特·皮特曼博士,曾在野外见过70多种鲸豚类动物;英国动物学家沙米尔,具有超人的野外观察能力;日本著名动物声学专家赤松友成还带来了两套“水听器”,可以保证方圆300米内白鱀豚的声音毫无遗漏。
此后,野生白鱀豚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白鱀豚

恐鸟

18世纪中期,欧洲移民来到岛上,也给恐鸟带来了厄运.恐鸟肉对于欧洲移民来说是美味佳肴.由于恐鸟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