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的“祸不单行”有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9 01:59:04

是有科学依据——

1、在遇到认为是福的事情后,人的心理预期会提高,也就是说对福的标准提高了。比如在街上拣到百元大钞一张,如果仅仅是这件事人会比较高兴,可对于一个收入很不错的人来说就不算什么了;

2、相反的,人对所谓祸的认识是敏感的,甚至是不断降低标准的,如果你在街上摔了一交,在平时可能不会认为是什么事,但是如果你刚被炒鱿鱼,那么摔交这件事就成了祸。

3、这句话的含义,揭示出人的欲望无限的本性,以及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比较脆弱的特征。同时也有积极意义,那就是说,你要追求幸福,就要准备好付出较大的牺牲,因为每一个幸福都不会轻易到来。同样地,和这句话都出自道家一样,还有一句叫知足常乐,劝大家降低对福的标准。

4、还有,这也是个社会学的定理,因为大家对所谓福的认识差不多,是那些有限资源,包括财富、成功、当官等,这些事统统会出现少数人获得而多数人失去的局面,因为争取的人太多而这些资源又太少;所以福的降临必然伴随很多人祸的降临,因此一个人的福,往往成为很多人的祸。所以在社会中,福的比例少于祸,对每个人而言也是这样的。

5、一将功成万骨枯,在战争年代往往祸的比例更高,甚至都不是2:1,而是1万:1,在和平时期要好些,不过一个百万富翁应当对应几千人买他的东西。

6、买别人的东西未必是祸,不过如果没有收入就成了祸。总在花钱却没收入,绝对是不堪忍受的。现实中我们大多数人花的钱总比收入的少,但是那些花掉的钱变成了衣食住行,不断变旧变成废品,也就是我们为生活质量付出的代价。

7、最后,这句话也是为人处世的一个教诲,告诉大家人生中不如意的总是多于如意,要想开些,也要谦虚谨慎些。

所谓俗话,就是过去人们的一些经验总结和警示,提醒你要注意,已经出事了在不注意或者慌张下很可能就会继续出事犯错。并不是说非要有什么科学根据的。

如果硬要寻找科学依据的话,心理学讲人一旦遇到不顺的事情,会影响情绪,然后做其它事又会力不从心,甚至生出许多麻烦,于是就自以为是祸不单行

祸不单行,其实是很有科学依据的,里面隐藏着一种心理暗示,遭透了的心情连自己的四肢都无法正常支配了,才搞出这些麻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