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和儒家思想的关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03:21:34

龙其实和道家思想关系更甚。
如果硬要把龙和儒家扯上关系只能从孔庙里龙柱的渊源来说:龙,是古老东方文化的象征。翻开历史的卷宗,我们不难发现,著名思想家孔子首创的儒家学说正是龙文化的主体,对中华民族具有最持久和最深厚的影响力。我们还不难发现,历代统治者都十分推崇儒学,称孔子为圣人。孔庙也成了神州大一地上的一种标志性建筑随地可见,其中当然以孔子故乡——山东曲阜的孔庙最具规模。
历史上不少皇帝曾去曲阜孔庙祭拜。据说清朝某年,乾隆皇帝也要来曲阜。皇上莅临的消息传开,忙坏了曲阜人,不到半年,该重修的,该粉饰的,该栽种的,总之凡是该张罗的全张罗好了,曲阜城焕然一新,特别是孔庙,更比平日多了好些辉煌,好些典雅和气派。尤其是孔庙大成殿前的那些石柱子,谁见了都说绝!只见绕殿一周十二根粗大的雕龙石柱上刻双龙对翔,巨龙之间雕有珠玉,四周刻云霞,下端波涛翻滚,柱脚上还有假石山,山下是片片吉祥的莲瓣,且不说这些图形是如何造型优美,栩栩如生,单只仅那高6米却有1米直径的大石柱不给人肥短粗矮的感觉,就值得大书一笔,更何况,因为柱粗,所有印刻可以达到极深,几乎全立体,在阳光照耀下,射影透进柱内,观者只见云龙浮游而不见石柱肃立,这就创造了一种奇迹,一种让人叹为观止的艺术效果。于是,孔庙上下都以它为荣,以迎接皇上。
皇上驾到的日子慢慢临近了,一天,有人求见孔庙主持,说是为庙中精美石柱而来。主持听来客一席话后,立刻坐立不安。原来来客告诉主持,石柱之华美,已经超过了皇宫的龙柱,恐怕皇帝看到,不但不会夸奖,还可能会怪罪下来。怎么办呢,若是毁去这些石柱,一则舍之不得,二则也实在来不及了;不毁吧,这罔上之罪,谁又担当得起呢?主持踱着步子,始终不得其解。
终是解铃还须系铃人,来客说了一个办法,主持想了好久,终于舒展了紧皱的眉头。
皇帝祭拜的那天终于到了,孔庙显得格外庄严肃穆,穿过五进院落,皇帝看到大成殿,眼睛一亮——眼前的殿宇黄瓦飞亮,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而殿前一色红绸包裹的廊柱,将雄伟的大殿衬托得热烈而威严,气派不凡,乾隆不由得赞许道:“孔庙大殿,名不虚传。”原来这正是那个客人的主意:用红绸包裹雕龙石柱,躲过皇上的耳目。主持心中的石头到这时才落了地。故事传开,来看石柱的人更多了。
其实,曲阜孔庙中,可看的远不止石柱。经过历代的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