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机制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2:35:51
心理学中,有感觉机制与感觉系统之分,那他们究竟各指什么?

感觉机制

  德国生理学家缪勒(J.Muller,1801--1858)提出"神经特殊能力学说",认为感觉不取决于外部刺激,而是取决于感觉神经自身的性质。在缪勒看来,人的任一种感觉器官在接受任何刺激物作用时,都释放出一种该感觉器官所特有的能量,而:"我们感官认识的直接对象只是在神经内引起而被神经自身或感觉中枢认为是感觉的特种状态"。换句话说,人感觉到的只是自身的状态,而不是客观的属性,客观世界是不可知的。缪勒的证据是:(1)同一刺激物作用于不同感官可引起不同感觉。比如电刺激眼可引起光感,刺激耳引起声感。(2)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官可引起同样性质的感觉。例如电、光、机械压力作用于眼都可产生光感。
  缪勒的论据确属事实,但并不能导出他的结论。首先,他的证据并无普遍意义可言。电和机械压力是两种较特殊的刺激,都能激发神经电活动,而恰好所有感受器本身活动的结果都是生成神经电脉冲。其他种类的刺激则不具有这样的特性,比如,声音无法刺激舌头,光无法引起嗅觉。其次,不同刺激虽可作用于同一感官,但所产生的感受的性质是不同的。感官有专门化现象,一种感官只有特定对应的适宜刺激物。非适宜刺激物即使能引起某种感受,也只是不鲜明、不清晰、模糊而粗糙的,而且往往需要较大的刺激度或付出较大的心理能量和努力才能产生;它也不能确定地反映出刺激物的特性。比如,电流或机械压力作用于眼睛只能产生一种模糊的光感,不带有任何具体的视觉形象,也反映不出客体的特性,同丰富多彩、生动逼真的正常视觉有着本质区别。
  缪勒的观点过分夸大了感觉对感觉器官的依赖性,把感觉同客观存在相分离,故而从科学事实中导出不正确的结论。不过,他的工作也有历史上的进步意义。他在对感觉的说明中引入了:"能量"的概念,结束了用"动物精气"、"活力"、"神秘力"等神秘概念解释感觉的历史。其次,他首次提出了人的感觉与感觉器官的依赖关系的概念,促进了后来对感觉的外周神经机制的研究。

  感觉系统

  感觉分为特殊感觉(视、听、味、嗅)和躯体感觉。
  躯体感觉又分为浅感觉(痛觉、触觉、温度觉)、深感觉(肌肉、肌腱和关节觉)和复合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