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保护大熊猫和老虎,他们的保护是否成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0:36:54

因为人类要生存!
要生存要就保护环境!
保持物种多样性是环保之一!众所周知,自然界存在食物链,如果食物链中的某一个物种灭绝了,就会造成食物链断链.后果怎样?
举个例子:虫吃树叶,麻雀吃虫,老鹰吃麻雀.如果老鹰灭种了,麻雀没了天敌,数量就会猛增,虫就会被吃光,虫没了,麻雀又会饿死....
也是一种心理需要,你试想一下。如果这个星球只有人类,该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

保护不成功,老虎的数量是越来越少,熊猫的数量虽然传说中有点增加,但熊猫的质量却不如以前了。现在的熊猫都是人工繁殖,熊猫的很多功能都在退化,比如性功能(别笑,这是真的)。熊猫的人工繁殖靠的是“试管婴儿”技术和我们所谓的“黄片”。这只是退化的一方面,还有很多地方,我不是专业人士也答不出来。但至少从上面的两个反面来说是不成功的

人类的社会和生产活动,由于只考虑当前需要以及少数人的贪婪,直接地盲目捕猎,或者间接地破坏了动物的生活环境,致使动物无法生存,造成一些珍稀动物灭绝了,一些动物正在濒于灭绝。据科学家估计,自十六世纪以来,世界上约有二百五十多种动物已经绝种了,尚有六百种动物正濒于绝灭之灾。从哺乳动物来看,1771年至1870年的一百年内,有12种绝了种;在1871年至1970年的一百年内,至少有43种被灭绝。现在平均每年绝灭一种。可见,野生动物绝灭的速度越来越快。因此,保护珍稀动物,抢救濒于灭绝的动物种群,保存和发展自然资源,是一件关系子孙后代的大事,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我国动物资源非常丰富。据不完全统计,仅陆栖脊椎动物约有二千一百种。驰名中外的东北虎,是世界上最大型的虎类,体重达六百斤以上,毛长而密,色呈桔黄,黑色条纹稀疏,胸腹下乳白色面较大,在森林茂密,古树参天的大小兴安岭一带常常出没活动,但目前数量日趋减少,野生的东北虎只有20—30只了。产在我国四川西北部、陕西南部和甘肃南部的少数地区的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是祖国自然界的宝贵珍产。大熊猫皮厚、毛密、身体粗壮,带着太阳眼镜和“黑耳套”,人们都非常喜欢它。大熊猫在自然界生存已有六十万年的历史了,但现在仅有1000多只。金丝猴也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身体魁梧,颜面天蓝色,鼻子朝上,毛色金黄,十分美观。头上长着弯曲扭转长角的扭角羚也是我国的珍贵兽类。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