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乱坠中的“天花”是什么花?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0:14:26

两晋南北朝时佛教盛行,全国有寺庙3万多所,僧尼200多万。

南朝的梁武帝带头求神拜佛,在全国大建寺庙。他曾经三次舍身同泰寺,他还聘请古印度僧人波罗末到中国讲经。波罗末翻译了不少印度佛经,并培养了许多中国弟子。有了经书,讲经的风气更加兴盛。为了宣传民众,佛教徒编了许许多多讲经的传说。其中一则是:云光法师讲经,感动了上天,天上的鲜花纷纷坠落。

后来,佛教在中国分成许多宗派,影响最大的是“禅宗”。宋真宗时,道原和尚编了一本《景德传灯录》,记载了禅宗师徒的故事。书中讲到对佛意要真正领会,反对“讲得天花乱坠”。

从此,人们用“天花乱坠”来形容说话极其动听,但多指过分夸张,不切实际。

  1. 天花指的是天上落下的花,不是指代某一种,而是一种统称。

  2. 天花乱坠,汉族传说故事,梁武帝时云光法师讲经,感动上天,天花纷纷落下。之后用来形容人说话巧妙动听,但虚妄、空洞不着边际。

    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

天界四华即指: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四种天界之花。
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成语:乱坠天花,其中的天花其实就指的是这四花,典出《法华经·卷一》。“天花乱缀,地涌金莲”,这个意思就是说佛陀一开口,会有很多的“花”积极地向佛陀靠拢,说法的意境因为各色天花的飞舞而变得分外华美。
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芬陀利华、摩诃芬陀利华等等这些称谓俱源于梵语佛经,这在《大乘妙法莲华经》可考。
“摩诃”的意思是大,大乘梵语发音即为“摩诃衍那”,至于“衍那”就是乘载的意思,“华”在古汉语中即是“花”之意。“曼殊沙华”意为红色团花,“曼陀罗华”意为白色团花。

古印度语中,习惯将人间的美好之物称为“天物”,人间的好花称为“天花”。

典出《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一》:“六欲诸天来供养,天花乱坠遍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