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语文高手来帮忙~~~~翻译诗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17:48:42
经声佛火雨凄迷,未梦已先疑。
这句诗句的意思为什么?这句话的韵味在哪~~~~最好能提供原诗~
谢谢大家了~~~~

望江南 宿双林禅院有感

挑灯坐,坐久忆年时。薄雾笼花娇欲泣,夜深微月下杨枝。催道太眠迟。
憔悴去,此恨有谁知?天上人间俱怅望,经声佛火两凄迷。未梦已先疑。

【忆年时】

赵秀亭《纳兰丛话》(续):“ 性德有双调《望江南》二首,俱作于双林禅院。……此二词,显然为悼怀卢氏之作。其可怪者,何为屡栖佛寺? 又何为每至佛寺辄生悼亡之感? 久久寻思,始得恍然,盖卢氏卒于清康熙十六年 (1677年) 五月,葬于十七年七月,其间一年有余,灵柩必暂厝于双林禅院也。性德不时入寺守灵, 遂而有怀思诸作。《望江南》第一阕有‘‘暗飘金井叶 ’句,当为清康熙十六年 (1677 年) 秋作;第二阕有‘忆年时’句,则必作于清康熙十七年 (1678年) 。据《日下旧闻》、《天府广记》等载,双林禅院在阜成门外二里沟,初建于万历四年。”(引自1998年第4期《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容若宿于寺舍僧房,不但不能遗忘世俗情孽,反而在清净中更勾起对亡妻的刻骨怀念,他的“有感”并非一朝踏破情关。而是在这种似悟非悟的心灰意冷中继续自我深陷,对前情更不能忘。

第二阕亦写自己禅院枯坐,时日飞转,已是翌年,耳听得秋风秋雨消磨,心里前尘旧事如灯影飘摇。被禅钟经声惊动。耳中所听,眼中所见都是凄迷情景,更增添了惆怅。心里似悟非悟,像在秋风原野上一片荒芜迷惘。意境语调如杜鹃啼血,凄凉到叫人不忍卒读。

程垓《满江红》词中有“薄雾笼花天欲暮,小风吹角声初咽”之句,容若将“天欲暮”改作“娇欲泣”传神而生动,把薄雾下沾露的花枝那股娇怯可怜,仿佛美人带泪的样子活现纸上。明写物,暗为写人,此三字之易,已重造一番意境。

“未梦已先疑。”一句词到,意到,然,词未尽,意也未尽,是此词筋骨。

禅语梵音间,前尘旧事中, 灯下思量着,我觉得心里似轻似重,这一生际遇似真似假。

若是血肉相连的爱,一个人的离开,会让另一个人随之萎谢。

你离开,我衰败,心花零落,落地成灰。

宿双林禅院有感

挑灯坐,坐久忆年时。薄雾笼花娇欲泣,夜深微月下杨枝。催道太眠迟。 憔悴去,此恨有谁知。天上人间俱怅望,